上一版/ 05 版:教体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非遗核雕课

为特殊教育插上“职教”翅膀

本报记者 李振欣 袁洁 文/图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1.精雕细琢终成型。   2.学生核雕成品展示。   3.李晴老师正在指导学生曹忠袁进行核雕人物造型。   4.陈亮老师给学生们指导核雕作业。
  12月13日,在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手工雕刻课堂上,只听见机器打磨和珠子碰撞的声音,李晴老师与陈亮老师正在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上手工雕刻课。
  课堂上,陈亮老师手把手教学,时不时用手语解答孩子们的提问。李晴介绍,这里上课的孩子从14岁到20岁不等,大多有听力残疾。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学习,认认真真刻画。因为核雕非常讲究动手能力,所以在设计构图、核雕造型上很有讲究,稍不注意可能整个作品就不够完美。据了解,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李晴老师的爱人吴杰是核雕技艺非遗传承人,也是她将核雕技艺引进六安特教学校,夫妻俩经过接触了解到,听力残疾的孩子心灵手巧,具备学习核雕的潜能,如果让这些孩子学会核雕技术,或许会改变他们的人生。为了便于沟通,李晴和吴杰学会了手语。目前,已有200位残疾青少年通过培训能独立进行橄榄、桃核、竹根等雕刻。吴杰又在本地创办了一家雕刻公司——六安吴氏艺术雕刻有限公司,招收这些特殊的年轻人,他们在家里完成的雕刻作品,由基地回收销售,在基地工作的残疾人,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职业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据了解,特殊教育领域中职业教育的建设及发展,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要纳入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体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也应“在适当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
  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六安市砺志特教技能推广中心、安徽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六安吴氏艺术核雕有限公司以及周边玩具厂家、制衣厂家等企业开展合作,把学校和企业资源相结合,双向介入、优势互补,以培训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残疾人就业为目标,共同对残疾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孩子的就业能力,掌握谋生手段,让残疾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