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当好群众产业发展的“领头人”

——记市人大代表高绪秀本报记者 黄雪彦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14日    来源:皖西日报

  近年来,市人大代表、金安区淠东乡家庭农场负责人高绪秀始终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心系人民群众,在自己的艰辛创业路上,不忘周边群众,帮扶群众,引领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时代风采。
  高绪秀,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市六届人大代表,先后获得“六安市优秀妇女执委”“六安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的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全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十大家庭农场等。
  2012年前后,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绪秀与爱人共同创办了一个养殖场,年养羊1500至2000只,年产值500万元左右。“我生在农村,农村有的是土地,在土地上找发展,我认为不算难”“我喜欢农业”“我这辈子就跟农业打交道了”,谈到开办农场的初衷,高绪秀朴实地说。
  淠东乡位于淠河东岸,主要种植小米、玉米、毛豆,植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可以作为牛羊的青储饲料。羊粪再循环到蔬菜大棚,作为有机肥料,种出来的菜是绿色蔬菜,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地方植物秸秆处置压力,变废为宝,绿色蔬菜投资低又见效快。经过深思熟虑后,2014年,高绪秀注册成立了金安区淠东乡家庭农场,现农场已发展至420亩,吸纳富余劳动力30余人,其中帮扶有10户11人长年在农场就业,平均年收入15000元左右。
  当下,乡村振兴号角已经吹响,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实现产业振兴,她一直在思考,想有所作为,最终她将目光锁定在香菇产业。说干就干,2022年,高绪秀在淠东乡代庙村建立了30个高标准智能化香菇生产大棚,每棚可容纳香菇12000棒,年产1500吨,年产值1134万元,带动就业30余人。“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规模,建立仓储、产品加工等,引领带动周边香菇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高绪秀表示。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高绪秀十分关注基层民生问题,经常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每次人代会召开之前,她总要抽出时间走访农户,同他们交流交心,把真实的意见带到会上。大会期间,她积极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会后,她也经常与代表们深入企业、基层,开展专项调研、视察,充分发挥了一名人大代表的监督和桥梁作用。
  今年4月疫情期间,当地菜农种出来的蔬菜无法及时销售出去,这可急坏了菜农们。高绪秀得知情况后,骑着三轮车,不怕苦不怕累,将农户们的蔬菜送到自家园区,统一进行分检、打包,再通过发朋友圈的方式,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配送到城区各个小区,让城区居民第一时间吃到最新鲜的蔬菜,同时也得到菜农们的一致好评。
  “我是一名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办事,与人民群众在一起。”高绪秀表示,作为一名农民代表,她将继续不忘初心,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争做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