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小瓜蒌结出致富“黄金果”

郭昌美 本报记者 黄雪彦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1月19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一场寒雨过后,一个难得的晴暖天气,在舒城县五显镇光明村宽阔整洁的村部广场,一大片泛着苍黑光泽的瓜蒌籽,正在和煦暖阳下静静晾晒。来自该村的村干部和志愿者们,有的忙着把一个个成熟的金黄色瓜蒌从货车上搬运下来,有的忙着把瓜蒌次第放入机器中开始去皮去瓤加工,还有的用细密竹篮竹筛清洗瓜蒌籽,再把瓜蒌籽分批晾晒到村部广场上。小小的村部广场,呈现出一片热闹繁忙景象。
  “今年年初我们就开始忙活了。”光明村民兵营长钱传明介绍说,今年三月份,村“两委”共同到霍山县黑石渡镇杜家冲村和岳西县安庆金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学习他们的瓜蒌种植技术。回村后,该村开始规划整治土地、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购买瓜蒌秧苗。如今,在光明村村部对面,原先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已被建成占地达30余亩的绿油油的瓜蒌种植基地。
  时节虽然已至初冬,但天气尚暖,在种植基地,成片的瓜蒌藤蔓,依然青翠。在碧绿的藤蔓下面,一个个长势喜人的瓜蒌爬满了架子,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或黄澄澄、或绿油油。在种植基地里,有的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瓜蒌,有的则把一袋袋瓜蒌装运出去,现场同样是一派繁忙。
  正在瓜棚下采收瓜蒌的村民们有说有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都是来自该村的公益岗人员和脱贫户,30余人在瓜蒌基地务工。说起在瓜蒌基地务工增收,70多岁的杨仕庆感激在心。老大爷儿媳患有尿毒症,儿子长年在外打工,两个孙女上学,全靠杨大爷一手操劳,还要照顾生病的儿媳。为了帮儿子一把,杨大爷经常打零工补贴家用。“如今村里有了瓜蒌基地,我在家门口就能打零工,真是太方便了。今年我已经挣了六千多块钱啦。”谈到在瓜蒌基地的打零工收入,杨大爷面露喜悦。
  瓜蒌又叫药瓜,瓜蒌籽是营养保健食品,也是休闲食品,深受人们喜爱。瓜蒌耐寒耐旱,一年种植,五年收益,第一年可达到亩产70多公斤,以后的产量逐年增长,种植时间越长,经济效益越高。
  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尹香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瓜蒌籽市场价每斤45元,今年收获的瓜蒌籽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余万元的收入,还能带动村里30余户脱贫户、监测户户均增收5000元,真正做到了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光明村的瓜蒌特色产业种植,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严格执行绿色瓜蒌种植标准,着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小小的瓜蒌已然成为该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