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捂紧“钱袋子” 守护“夕阳红”

——我市全力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侧记本报记者 储著坤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7日    来源:皖西日报

  艾灸熏蒸、功能净水机、能量石床垫……动辄打着“健康”旗号,利用老年人健康焦虑的心态,推销特殊疗效的保健产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突出,养老问题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不法分子更是盯上理疗保健、养老服务、投资理财等热点领域,各类诈骗手法变着花样更新。如何守好老人“钱袋子”,守护幸福“夕阳红”?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以高站位、强担当、严要求、实举措,全力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关乎家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我市始终坚持实战导向,建好专项行动的“司令部”,市委将加强党的领导作为专项行动顺利推进的关键,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坚决落实市委部署,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市县乡村实行四级联动,全面压实各级责任。建立“报告、会商、调度、督导、问责”五大工作机制,实行“日报告、周总结”,开展全覆盖督导,分工推进整体工作,专班推进重点工作。收集线索、深挖彻查、严厉打击、追赃挽损,一个个养老诈骗团伙在各部门协同配合下连根清除。
  不久前,金寨县人民法院宣判首起涉养老诈骗犯罪案,余某龙及其团伙分别获刑十二年六个月至五年不等,并处罚金。据了解,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余某龙等六人先后纠集在一起,通过开办、借用的手机卡、银行卡,采取虚构假冒“大别山农副产品协会”“老年人保健协会”工作人员和健康顾问身份,在金寨县境内对外拨打电话,发布公司正在做保健品和农副产品一折促销公益活动及办理会员、聘为保健代表后赠送福利、发放扶贫资金等虚假信息,随后通过快递代收、银行转账等方式收取被害人的钱财,对老年人实施诈骗,先后骗取各地被害人钱款961696元。涉养老诈骗案件的宣判,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一种震慑,更是对广大老年人增强自我防骗能力的一种警示。
  小喇叭响起来,快板打起来,视频推起来……老年人从知晓到配合,从参与到提供各类线索。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线上向群众推送涉诈宣传短信320万条,发布识骗防骗技巧顺口溜、快板词等短视频40余部,线下发放35万余份《致全市老年朋友的一封信》,组织150余场文艺汇演,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养老机构面对面宣传等形式,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涉老反诈宣传更接地气、家喻户晓。广大群众对专项行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有了很大提升,共接收举报涉养老诈骗线索百余条。
  日前,张女士投诉称,在六安某公司艾灸时,对方推销艾灸椅、药丸、洗头膏等产品,宣传这些产品有保健效果,可以治病。自己听信了宣传介绍,花费6000余元购买了相关产品。使用后感觉没有效果,认为夸大产品功效,虚假宣传,要求退款时被拒。市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后,立即转至金安区市场监管局办理。执法人员迅速前往商家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主要以消费体验的方式销售“多功能熏灸椅”及辅材,产品进价每台4500元,售价每台5490元,证照齐全,现场没有发现宣传治疗、保健功效的广告和宣传材料。张女士对于虚假宣传一事,也无法提供证据。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作出不立案的决定,同时,为了解决群众的揪心事,该局对消费纠纷组织调解。经过耐心调解,被投诉人退款2698元,张女士表示满意。这只是广大群众提供线索、积极举报的一个缩影。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