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赶超
本报记者 周伟 黄雪彦 曹辰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2日 来源:皖西日报
非凡的成就 六安这十年 六安古称“六”,是皋陶的封地,也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之一。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在此置六安国,“六安”之名遂沿袭至今。 上古时代,这里诞生了中国司法鼻祖皋陶,他创立的司法制度体系成为历朝历代法律制度的思想源泉和实践基础;革命战争年代,这里以30万英雄儿女为国捐躯的英勇,铸就了“大别山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里的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经过14年艰苦奋斗,在巍巍大别山中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淠史杭灌区,并孕育形成了“淠史杭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老区人民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迈进新时期,老区如何焕新颜?未来六安,路在何方?老区人民给出的答案是:绿色振兴、赶超发展。 红色 绿色 色色美 六安是红色的。 红色是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 位于大别山区的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在革命战争年代,30多万名六安人为国捐躯。这里,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108位开国将军,在革命中心区,乡乡有将军、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六安金寨县,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于1983年纪念立夏节起义胜利54周年之际建成,展出革命历史文物1200多件。 2009年底,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作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正式升级为国家旅游4A景区,实行免费开放。2011年,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获“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称号。 近年来,先后有二十多所省内外的大中专院校把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以来,接待参观游客近600万人次。“我们将再接再厉,夯实基础,创先争优,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职责。”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长倪军表示。 独山革命旧址群、金寨红军广场、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如今,走进任何一个红色旅游景点,你都能感受到六安红色文化资源的厚重。并且,这些红色旅游景点已经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热门“打卡地”。 六安是绿色的。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发展的“底色”。 近年来,六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总体思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层面,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规划总面积约6100平方公里的六安茶谷是六安市近年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以打造绿色生态谷、特色产业谷、旅游养生谷、科技文化谷、扶贫富民谷为重点的改造提升行动经过多年来的深耕细作,有效推进区域统筹发展,带动了区域内20多万群众脱贫增收,走上致富道路。 2016年以来,六安市结合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优势,全面推进“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建设,全力打造“六安茶谷”“淠淮生态经济带”“江淮果岭”“西山药库”绿色发展四大平台,依托四大特色产业板块,深入实施“138+N”和“6969”工程,让生态成为老区群众最普惠的福祉,让绿色成为皖西大地最靓丽的底色。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进入新时代,老区人民深刻体会到保护生态环境、守护一方碧水青山的重要性,靠山养山、靠水护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网箱养鱼曾经是舒城县万佛湖镇人民群众的“致富良方”。为了保护这一汪清水,2013年,该县投资8000万元,一举完成了7603只网箱拆除工作。为保证水源地到万佛湖流经地水质的安全,紧接着该县又投资2000万元,实施了晓天、山七、高峰、河棚4个乡镇8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如今,万佛湖水质已达地表二级水质标准,可直接饮用。 蓝喉蜂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蓝喉为特征,全身羽毛俏丽、体形优美,极具观赏价值。近年来,每年夏季,都会有一百多只蓝喉蜂虎从南方飞到霍山县东淠河沿岸“安家”。这种对环境要求苛刻的小鸟落户于此见证着六安“护绿”的成效。 “十三五”末,六安市年优良天数310天,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1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均为100%,6大库区水质总体优良。实现了126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完成了629个省级美丽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金寨县、霍山县被分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霍山县、舒城县获评“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生态环境局荣获“全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舒城万佛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皖西大地尽展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 工业 农业 业业兴 “一般笔记本电脑肉眼能看到的有4个主要部分,除了键盘以外,我们的产品基本覆盖了这4个主要部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笔记本电脑的外壳。”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张猛拿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向记者介绍起企业的主要产品和主营业务。 2013年,总投资75亿元、占地705亩的安徽胜利精密制造项目落户杭埠园区。随后,英力电子、欧菲光等重点项目先后落户,逐渐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产业集群,为该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市里明确提出支持舒城打造六安链接合肥的东向枢纽,作为桥头堡的杭埠镇,我们一马当先。”舒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柏友长告诉记者,“融入合肥、绿色发展一直是舒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思路。” “坚定不移实施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就是要在全省增速超平均、总量向中靠、人均朝前赶。”在2021年9月召开的六安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叶露中深刻阐述了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内涵,更为下一步的发展明确了目标。 2014年签约落户,2015年一期项目顺利投产当年即实现产值3.68亿元,到2021年底,前三期项目累计产值超过110亿元。在落户六安的第8个年头里,六安中财管道始终是集团“中财速度”的保持者。 中财管道的快速成长是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赶超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打造全市“工业强市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目标,强力实施经济发展“1234”倍增计划和工业强区“2312”工程,奋力推进“双招双引”,大力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 “实现赶超发展目标,关键靠工业、希望在工业。”围绕这个出发点,全市上下遵循“投资为纲、项目为王,产业投资是纲中之纲、产业项目是王中之王”的理念,坚持工业强市强县、“双招双引”、开发区创新升级“三位一体”的工业强市主战略不动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擎,推深“精重促”行动。 2021年,全市组建了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数字创意与现代服务业“5+1”产业链推进组。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80个。这一年,六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居全省第2,创历史最好位次。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21年,我市创新实施“6969”工程,着力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得到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工程,全市累计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31335人,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580家,扎实推进主体经营、规模经营和一二三产融合经营,茶叶、皖西白鹅等8大特色产业产值达299.5亿元,较上年增长15.9%。 数据见证成绩,数据见证发展。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由一个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茶旅融合的美丽乡村,“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网上卖货”已经成了当地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年来,大湾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余万元,大湾村已经成为宜居、宜产、宜游的“明星村”。 十年,沧海一粟;十年,斗转星移。 这十年,以大湾村乡村旅游为代表的六安旅游业高速发展,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分别由2012年的1500万人次、95亿元增长到目前的4220万人次、337亿元,4A级及以上景区达27个。 这十年,六安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46%,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81平方公里。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科技馆、体育中心、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一大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 这十年,六安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11个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8.0%,达到1923.5亿元,是2012年的2.2倍;人均GDP由18889元增加到37899元,增长了1.0倍。 …… 干劲 拼劲 劲劲足 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在人。今天的六安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市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更归功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 如何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凝聚全市上下发展的“一口气”,六安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敢同自己过不去”的态度,横向对比与先进找差距,纵向对比向历史找动能,先后开展了两次干部群众发展思想大讨论和多次专题学习。 对标长三角,既要工作对接,又要作风对接。2021年决策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江苏、浙江的干部是如何突破常规的?》文章在六安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 “淠史杭精神蕴含着奋斗有我的敬业精神、奋勇争先的事业追求、奋发图强的干事热情、奋不顾身的责任担当,昭示我们,只要敢想敢拼,勇于跟自己过不去,就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就可以创造人间奇迹。我们今天要干成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大业,让六安再度雄起、再上前头,就要传承弘扬这种精神。”2021年10月30日,市委书记叶露中在《五六十年代的六安干部是如何干工作的——弘扬淠史杭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一文上批示。 虎年伊始,市委书记叶露中又亲自撰文,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五问”六安的灵魂拷问,直面总量偏下、人均靠后的“六安之痛”,同时,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奋力奔跑赶超路”的强力号召,各地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纷纷加入了这场“‘五问’六安——奋勇争先大讨论”活动,为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献计献策、出力出彩。 “相比沪苏浙,我觉得我们最缺少的是‘高标准’和‘创新理念’,这也是我们过去落后的原因和今后赶超的目标。” “让‘在状态’成为常态,让站起来成为躺平后该有的姿态,这是淠史杭精神给我的深刻启发。” “我们要时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厚植为民情怀。” …… 通过思想大讨论,长三角地区的开放思维和先进理念,已经在六安干部的脑海里扎下了根,成为日常工作中自觉参照的坐标。通过专题学习,党员干部迅速统一了思想,达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共识。 营商环境是衡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如何让企业“一见倾心”扎根成长,如何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打造一方热土,六安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放大招,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进一步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货运受到较大冲击,海运集装箱“一柜难求”,价格飞涨,极大影响到六安市外贸企业出口。为了帮助企业打通出海之路,市商务局在走访企业中有效利用“四送一服”工作机制,主动作为,多方协调,在积极促成六安-上海、六安-宁波铁海联运基础上,加大了与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等国际航运物流企业联系。2022年3月2日,安徽明牛羽绒有限公司一个满载羽绒羽毛制品的40尺集装箱从六安站起运,这标志着六安市外贸企业货物从“家门口”就能直接出海。 据统计,2021年全市实现进出口15.22亿美元,同比增长46%,增幅居省第3位,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 “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推动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把工作搞实、把作风搞正、把规矩搞严、把状态搞好、把矛盾化解,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2022年2月9日,市长潘东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六安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只争朝夕、开拓进取,奋力开创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