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 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一路向东 “链”上合肥

本报记者 黄雪彦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在安徽,六安是一个独特的城市。
  六安是人文之地,人杰地灵;是生态之地,环境优美;是活力之地,潜力无限。
  六安作为合肥的“后花园”,与合肥地缘相近,山水相依。党的十八大以来,合六联系日益密切,六安这个后起之秀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找准定位,东向对接,积极推动实施“合六经济走廊”“合六同城化”,融入“合肥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承接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合肥产业辐射,走出了一条具有六安特色的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之路。
风 起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当省会城市合肥因快速发展而逐步显现外溢效益,作为离合肥最近的城市——六安便成为了首选之地。
  “推进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适时作出合六同城化这一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并于2016年4月24日考察金寨。省委书记郑栅洁、省长王清宪作出批示“六安市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合肥都市圈、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合肥、六安两地的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东向发展,刻不容缓。
  2021年12月20日,市委书记叶露中,市委副书记、市长潘东旭率市党政代表团赴合肥学习考察,并举行六安——合肥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交流座谈会。
  “加快推动合六同城化发展,已经定了的事要抓紧办,正在谋划的事要抓紧谋”“我们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学习借鉴‘合肥速度’、产业园区机制创新、‘双招双引’理念创新等先进经验和做法”……一场座谈会,不仅将两地干群的心声联系到了一起,更开启了合六同城化发展新局面。
  此次座谈会,两市党政代表团还会商形成了18项重点事项。2022年2月10日、2月11日、7月5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合肥市对接合作加快“四个链接”持续搭建合六同城化18根梁柱的通知》,将18项重点事项逐项细化分解到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盘点,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推进机制。
  “合六同城化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用项目化、清单式思路来打通两地合作的‘经脉’。”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人介绍,我市重点聚焦合六同城化18根梁柱,深化与合肥市携手互动,目前各项合作事项已初见成效。
链 成
  一路向东,交通先行。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在G312合六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现场,炙热的高温下,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忙着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为了确保工程进度,施工方每天投入1500余人、200余台(套)大型机械。目前,该项目已全面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围绕年底主线通车目标,我们制定了‘3、6、9’节点计划,当前正是节点的关键期,面临着高空作业、高温季节、高工作节奏的难题。”工程现场办主任王宗红介绍,抢抓工程进度的同时,工程质量同样至关重要,项目采用施工单位自测、监理验收、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检和业主巡检的模式,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S329合六南通道项目全长142公里,其中六安市境内108公里,合肥市境内34公里。六安段项目起点位于金安区椿树镇与合肥交界处,终点位于叶集区与河南省固始县交界处,途经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沿线13个乡镇受益,该项目已于今年1月底全线建成通车。
  “S329合六南通道项目是我市东接省会合肥,西连河南信阳的重要通道。项目的建成对加快六安融入合肥都市圈,优化六安国省干线公路路网布局,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振兴,带动沿线乡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交通局局长朱宏表示。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