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古镇直播发“新声”

胡圣卫 本报记者 黄雪彦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今年以来,舒城县晓天镇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QQ、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多媒体融合,探索“直播+微视频”“直播+微故事”“直播+微生活”,宣传推介乡风民俗、文化传承、自然资源、乡村旅游等,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让网民领略了古镇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直播+微视频”探索宣传新模式
  面对全新的网络时代,晓天镇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镇村干部为主,教师、医生、商户等广泛参与的宣传网络,重点打造抖音号“爱晓天”“00后小村官”“老街守护者”“万亩林海 醉美舒川”和视频号“万佛山水”“美羊羊二萌”“九戒7122”等一批有众多“粉丝”和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其中,“爱晓天”抖音号由“兰花书记”杨爱琴和镇党政办、文化站3-4名工作人员组成的一支能拍、能写、能剪、能播的专业队伍维护。
  抖音直播如何吸引人,内容是制胜的法宝。“爱晓天”抖音号团队在各村申报、单位推荐的基础上,根据各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民间故事、非遗传承等方面,精选制作优质内容不同的微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QQ等定期更新刷爆“朋友圈”,最大程度地为抖音直播预热引流。“爱晓天”抖音号自3月份运营以来,已制作美景美食和民俗30多期微视频,拥有2.2万粉丝,点赞量超13万,累计播放量近千万人次;“春姐”“歌神”等群众每周多场直播精彩纷呈,秀出最美家乡、展示多彩晓天。如今的舒城县西南山区“兰花古镇”——晓天镇已通过手机的方寸屏幕走进了千家万户,“兰花书记”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深受群众的喜爱。
“直播+微故事”开展宣传新实践
  “兰花古镇”晓天镇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形成的集商贸和居住为一体的沿河老街,至今古韵犹存,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是皖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徽派古建筑群,是传统名优茶“舒城小兰花”及部优名茶“白霜雾毫”的原产地,是华东地区著名的“国兰之乡”。“兰花茶”“兰花草”与“兰花香”已成为古镇的特产特色,“万佛山水、兰花茶香”与淳朴好客的乡风民俗,生动演绎着小镇的“前世今生”。
  “兰花古镇”晓天镇辖28个村、1个街道,特别是一些偏远村比较闭塞,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兰花书记”和团队成员采用“直播+微故事”方式,通过深挖朱元璋、周瑜等历史人物典故,结合万佛山、大别山狼谷、大龙潭峡谷漂流等景区景点和托儿岭、猴子石、乌龟拜花瓶、幽梦谷瀑布等自然景观,包装策划“微故事”,进村开展专场直播,巧用网言网语、方言方语,让村民主动参与讲好晓天故事,让网民积极围观传播晓天声音,提升“兰花古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爱晓天”抖音号已经到村开展直播12场。褚河村“游褚氏祠堂、传家风家训”专场,让大家领略了清代中期徽派建筑艺术与江淮古民居特点;真仁村村民通过算盘、手摇电话机、煤油灯等物件,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生产生活场景和镇村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彻底推倒“贫困”大山的峥嵘岁月;三元村专场用艺术的形式讲述了基层工作的小故事等,实现了“兰花古镇”人和事在网络空间的“指尖”传播。
“直播+微生活”实现宣传新常态
  幸福生活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生活和实践。为了展示“兰花古镇”生生不息的生活画卷,“兰花书记”和团队成员利用“直播+微生活”宣传橡栎粉、玉米面糊、土灶锅巴、手工千张豆腐、高山豌豆蔬菜等晓天美食,茶叶、油茶、干菜、土蜂蜜等农特产品,手工炒茶、蒲扇、竹制品及编织技艺等传统工艺,二胡、唢呐、小调、大鼓书、黄梅戏等民间艺术,闹花船、舞龙舞狮、传统迎亲仪式等民俗活动,将“直播+群众文化”与旅游、美食、特产、民俗、非遗传承等融合,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人间烟火气”,初步实现“兰花古镇”网络宣传常态化。
  在集镇,“兰花古镇”以“兰花公园”文化广场为平台,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大舞台和民间技艺展示专区,组建文艺团队5支;在村(街),成立了29个村级文艺队伍,由“兰花书记”牵头,立足全镇,辐射各村,开启“直播+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同时,举办露天电影、歌舞晚会、拔河比赛、广场舞比赛、全民阅读读书会等,达到镇村有活动、群众有参与、网民有互动,唱响“兰花古镇”品牌、打造“兰花公园”平台、塑造“兰花书记”形象,为该镇推进乡村振兴按下了“快捷键”。
  “最初开展抖音直播,主要是为了解决疫情期间茶叶销售难题。之后,我们将‘爱晓天’抖音号作为品牌打造,通过‘短视频+直播’模式,由镇村干部群众合力创作、共同参与,展示当地产业发展、民俗特色、红色文化、乡风文明、旅游宣传等内容。”晓天镇党委副书记杨爱琴表示,下一步,该镇打算培养乡土短视频、直播人才,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加一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