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东石笋副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想当初”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5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赵克明

  水爷,人送外号“想当初”。
  水爷逢人便张开仅剩几颗牙齿的瘪嘴巴,叹一声“想当初啊”,熟悉的人都知道,他要讲故事了。
  水爷讲的故事,是他亲身经历的事儿。
  想当初,淮水泛滥,水爷家的茅庵被浊流吞没,老水爷眼疾手快,抓起还是小水的水爷,扒着独轮车漂出水窝,一路乞讨来到这岗村。谁料想远离了水害又遭遇了旱灾,田地干得冒青烟,他爷儿俩只得靠帮人家打零工过活。
  揪心的日子终于到了尽头,春雷一声响,共产党给人民打下江山。已是大水的水爷快活得像只百灵鸟,腰系彩带,扭圆屁股,推着装饰成花篮的独轮车,在游行队伍中撒欢儿,可着嗓门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浑身的热血燃烧起来,噌噌腾起火苗。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号召兴修水利,老水爷和大水自告奋勇上前线,于是,工地上便活跃着一对独轮车老少,年老的掌车把,年少的拉牵绳,两个人的屁股扭成了风车轮。让大水引以为傲的是,他还和专区的郝专员、县里的赵书记打过擂台,结果他赢了,郝专员、赵书记硬是把自己的白毛巾奖给了他。还有特别开心的,水渠开通那天,大水随水头一路狂奔,突然被人用水淋淋的双臂拦腰抱住,转脸一看,原来是赵书记,身边还有郝专员,反正他们的身份早已是工地上建设者了,大水便也放肆地搂住他俩的脖子,旁若无人地跳起了“水上芭蕾”……
  起初,水爷讲的故事很让后生们震撼,十里八乡的会专门寻来,央求水爷讲上一段。不知从何时起,听众就渐渐少起来,甚至水爷一开口,便有人截住话头:“想当初,老黄历,早过时了!”水爷干瘪的嘴动了动,便闷闷地猛吸自个的旱烟。
  也许是“想当初”的那些故事在水爷的心里憋得太久,也许是水爷的年纪越来越大,他见到人只叹一声“想当初啊”,就不再有后话了,尤其是见到某些装腔作势的摆谱人,他更是连“想当初”这几个字也不吐,只是默默地摇头叹息。
  日子就这样像当初开挖的水渠里的水,悄悄流过了冬,流绿了春。
  有一天,水爷立在村头遥望远方想心事,一辆面包车嘎地停在他身边。车上下来几个人,领头的中年人很和气地走近他,道一声:“水爷,您老人家好!”一旁的人上前介绍说,这是县委郑书记,是专程来听“想当初”故事的。
  水爷撩起衣襟擦了擦昏花的眼睛,“想当初啊”,可瘪嘴巴张开了老半天,脑子里却一片空白,那些故事竟像土遁一样消失了。想啊想啊,他一拍脑门,孩子似的“嘿嘿”笑起来,笑得眼前这几个人莫明其妙。
  嘿嘿嘿,那个赵书记啊,老赵,真把俺笑岔气了!
  炸开切岭那天,俺的两条腿上紧了发条,低着头,铆足劲,推着独轮车就像在工地大舞台上表演,哪还顾得身边的人呢!只听“扑通——”一声,俺就知道不好了。
  抬头一看,哎呀,迎面的独轮车被俺撞翻了!
  那会儿,为了加固溢流坝,正在搞灌桩施工,挖有一个大池子,满满的都是像稀饭糊糊一样的黄泥浆。那推车的人身子一歪,仰脸栽倒在泥池里,满身、满脸都是泥浆,连鼻子、眼睛都给糊住了,活像一个泥菩萨。
  俺赶紧丢下车把去拽,等拽上来一看那个泥人样儿,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可笑到一半突地噎住了。你猜怎么着?我的妈呀,这不是赵书记吗!真的是老赵啊!
  这咋整呀,俺真的不知咋办才好,尴尴尬尬地杵在那儿。没想到老赵那个泥人呢,像啥事都没发生一样,反倒接着俺的笑又“哈哈哈”起来。
  俺要给赵书记赔个礼道个歉,而他呢,扶起车把子一溜烟跑远了。
  望着他泥菩萨样的背影,大伙儿都哈哈大笑起来,俺想憋也憋不住啊,笑得边推车边揉肚子。
  嘿嘿嘿,你们瞧,这就是给咱老百姓打下江山的干部啊!
  水爷的话戛然而止。郑书记和他身边的几个人都沉默了。
  好一会儿,郑书记一把握住水爷的手,神情凝重地连声说:“谢谢!谢谢!”又转身面向跟随的人,“水爷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他告诉我们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以后,我们真要多请水爷给我们讲讲故事!”
  水爷咧开几乎没了牙的嘴,脑海里又闪过“想当初”那些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