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东石笋副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战在“疫”线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5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赵延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022年清明,没下雨,路上没人,酒店关了,去村里的路也被封了。因为第三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六安,这个山清水秀的美丽城市,按下了静默键。
  我们在政府领导下,毅然决然地采取“清零”措施,与社区开展联防联控,严防死守,抓好排查、筛查和隔离。我们单位联防联控的是红叶花园小区,连续三年抗疫,小区保安、业主都是熟人了。“你们又要辛苦了”,他们说。我说,大疫不过三年,这或许是最后一次了,但愿明年春暖花开,你我安好,山河无恙。小区群众有些焦虑,但焦虑中不乏乐观,大家积极配合,戴口罩,凭证出入,登记,扫码,量体温,消毒,封控单元业主足不出户,一切秩序井然。
  红叶花园小区美丽幽静,树木葱郁,高大的木瓜树,矮小的夹竹桃,一株株茂密的冬青,三五根笔直或斜刺而出的翠竹,掩映着一栋栋楼宇。虽然小区有些老旧,但却吐纳出贵妇人的典雅气息。小区北大门和其他出口均被封死,只有东大门进出,为什么留东大门呢?物业公司总经理老鲍说,日出东方,紫气东来,我们必能战胜疫情和一切妖魔鬼怪!鲍总虚岁六十,喜欢唱《漠河舞厅》,他说等疫情过去,他置酒,我击拍,好好唱给我们听。  
  社区、小区物业和我们单位联合制订了小区管控方案,分工明确,社区负责“两查一隔”,物业负责物资领取、配送和组织志愿者,我们负责宣传、防控、对外联络和组织核酸检测,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核酸检测一人不能少,群众诉求一个不能落,各个岗位一个不能缺,二十四小时值守一刻不能松。市、区两级有检查,纪检部门有督查,小区我们有巡查,层层压实责任,按照市、区主要领导的话说,坚决守住阵地,争取抗疫完胜!
  这波疫情来的有些蹊跷。四月四日凌晨,我尚在睡梦中,单位打来电话说取消假期,在家待命,我就知道该来的最终还是来了,但是似乎不该啊,上海疫情严重,我们这个六百公里以外的三线城市早早做了防范,前天还给它送去几大卡车蔬菜,今天疫情就到家门口了?我来不及细想,随即给刚回娘家的她打了电话,告诉她天一亮就回来,明天医院肯定会很忙。果不其然,她回来后就留住在了医院,几天后我也住到了单位,我们不能被困在家里,这个时候,人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都有感人的事情发生。“大白”来了,他们穿上密封的防护服,防护服上写着“霍邱雷锋”、“叶集刘德华”、“六安王一博”、“红叶纷飞刘亦菲”,没人知道他们名字,甚至不知道他们模样。四月八日高温,正在核酸检测的“叶集刘德华”说,快拿两个冰袋给我吧,我要稍歇一会。他一个胳肢窝夹着一个冰袋,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他说面罩里的口罩湿了,呼吸不动。我说换一套防护服吧,他摇了摇头,站起来又开始工作了。小区森德幼儿园园长王玉洁,穿上防护服和“大白”一起到封控单元楼做核酸检测,脱下面罩的一霎那,她那年轻俊俏的脸都变得不忍直视了。小区业主彭德和老师,73岁,连续3年甘当志愿者。彭老师是皋陶诗词协会会长,积极乐观,每天赋词一首,“齐上阵,举长缨,痛斩瘟君海晏清”,激情饱满,气如长虹,在“疫”线一点都不输年轻人。
  小区群众主动自觉、积极配合,没有消极和抱怨,他们静静地呆在家里,让这个如油画般沉静的小区有了厚重感,也让抗疫有了厚实的群众基础。物业总经理老鲍家住红叶小区,所住单元楼被封控,他说这下好了,省得往家跑了,于是二十四小时坚守岗位,困了就在门卫室打个盹,饿了就冲碗泡面。退休老干部陈昌国给防疫人员送来二十箱矿泉水,说自己虽将70,廉颇未老,可比黄忠,需要时随时招呼一声,绝不含糊。一位大嫂,见我们值夜班辛苦,给我们煎了许多饺子和蒿子粑粑,硬是塞到我们手上。小区一老者去世,子女们不声不响守了两天,最后出殡时,一车、三人送行,他们说非常时期不能给政府添麻烦。奇得电子董事长冯琳,企业在开发区,家人在红叶小区,本人困在上海总部,得知我们防疫情况,硬是通过市爱心妈妈协会给我们送来防疫物资、水果等。她说,上海也很困难,我们一起加油吧!封控单元一小男孩看见我们穿防护服,他说他也要穿,我说,小朋友,等你长大了,穿上解放军军装吧,好好地保卫我们的国家,这身白,叔叔帮你穿了!
  我的小家也是这样,我在园区坚守,爱人在医院坚守,儿子在乡镇坚守,我们虽然不能相聚、不能见面,却通过电话或微信相互叮嘱和鼓励。
  四月十七日,胜利在望,六安官方发布疫情见底,小区群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