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一名特殊学生的“云课堂”

王军 本报记者 刘扬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22日    来源:皖西日报

  “孩子康复训练还在坚持吗?现在身体状况不知咋样?”疫情发生以来,金安区全域实行静态管理,全区各中小学全面开启线上教学,金安区东桥初中吴其山、张东、王军三名老师在线上教学的同时,心里却特别牵挂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叫小易,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因智力的原因不适合与同龄人跟班学习,学校在与其监护人商量后选择每周一次送教上门。吴其山、张东、王军轮流上门,辅导学习、指导康复训练、疏导心理障碍。但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疫情而遗忘他。”东桥初中校长李昭德说。
  对小易来说,普通课本用不了,三位送教老师结合孩子实情,编写了简单易学的益智和康复训练的教学内容。在线下,这些内容小易勉强能坚持学下去,但转到线上,通过手机交流,困难重重,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线上教学当天,负责心理疏导的张东老师通过家校微信群与小易家长进行了一番沟通,详细了解了孩子这段时间身心发展情况,并给家长传授了一些防疫知识,针对孩子好动的行为习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要求孩子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易爱画画,最喜欢画动物。送教老师王军提前把搜集的动物简笔画素材推送到小易妈妈的手机上,在线上一笔一划教他。面对镜头,王军一边指着图,一边慢声细语地说:“先看左边可爱的兔宝宝,想想你平时看到的小白兔,说说它有几只耳朵?耳朵长得什么样子?看看它的嘴巴,和其他小动物的嘴有什么不同?”小易在王军耐心的指导下慢慢地熟悉了兔子的大体轮廓,渐渐掌握了画兔子的步骤,20分钟后,一个兔宝宝的图案在本子上渐渐浮现。望着孩子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妈妈和老师的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爱动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且板凳还没有捂热就想开溜。针对这种情况,吴其山老师根据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指导小易学习下跳棋、五子棋,通过益智的棋类活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此外,还科学指导孩子进行户外跳绳训练,全面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上下肢肌肉的力量素质,在培养孩子节奏感的同时,让其在锻炼中找到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