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红土地·夕阳佳苑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走进春天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徐缓 摄于六安城区中央公园
  丁仕龙

  每年的春天从何时算起?据说,我国自秦代以来就一直将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古籍《群芳谱》对立春是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用现代话讲,就是立春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自此渐渐拉开。
  在春天这个多姿多彩的舞台上,有两个主角:春风和春雨。清晨,我在河边散步,迎面吹来阵阵微风,我感到它不再像往常那样如刀割,似鞭抽了,沐浴着这温暖柔和的春风简直是一种既原生态又相当时尚的享受。
  春风还十分神奇,富有灵性。经过春风吹拂,凝滞的空气变得软和了,冰雪融化了,花草树木发芽了,世间万象更新了,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二月春风似剪刀”啊!我想,如果没有春风肯定就没有春天的妩媚,所谓“春华秋实”更是不可能了。
  雨在春天里主要呈现两种形态,一是蒙蒙细雨,二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或中雨。蒙蒙细雨,如烟如雾,细雨霏霏,悄无声息,远远看去若隐若现,宛如国画大师笔下的写意画;淅淅沥沥的小雨或中雨,不紧不慢,飘飘洒洒,疏密恰当的雨丝有时像悬在空中的珠帘,雨珠落在瓦楞上或池塘中会发出沙沙沙沙的声响,如同律动的音乐,清脆悦耳。古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的诗句,便是对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的形象描写。
  春暖花开季,争奇斗艳时。春天,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竞相开放的各种花卉,红色的桃花、杜鹃花,白色的玉兰花、梨花,黄色的迎春花、连翘花,紫色的樱花、丁香花,粉色的李子花、海棠花……五彩缤纷,姹紫嫣红。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兰花,这可能与我曾长期在山区工作有关。
  年轻时,我先后在大别山区的中学、师范任教近20年,每年清明节前后,我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上山采撷兰花。出了校门,顺着阵阵飘香的方向,直奔大山的背阴处、草丛中,总能找到那隐藏在深谷野草中的花之君子——兰花。它那青绿色长叶,托着一支或两支白色的花茎,花茎上伸出几片淡黄色花舌,舌根部位嵌着几许红点,色调明朗,身姿窈窕,显示出一种高洁优雅的气质。我们从花茎的根部掐断,将兰花带回学校,插在盛满清水的搪瓷缸、玻璃杯中,放在教室、宿舍的窗台上,室内一个星期都会弥漫着淡淡的幽香。我离开山区已有很多年了,但是当年春天上山采兰的情景还不时地在眼前依稀再现,对兰花风韵气质的崇尚也并未因时间流逝有丝毫减退。记得,那年我喜迁到宽敞的新居,买了一幅梅兰竹菊四条屏挂在书房里,其中《兰》的条屏留白处题有两句诗:“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坐在写字台前,凝视那栩栩如生的兰花,默诵着陈毅元帅的诗句,我感到书房中一年四季都散发着兰花的幽香。
  一年分四季,人的一生分多个阶段,初始阶段的事物总是都充满勃勃生机,明媚而灿烂,依我看,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就相当于一年中的春季,“青春万岁”、“青春永驻”这是人们对青春的礼赞和祈盼。当我们沐浴着春风,陶醉于春雨,欣赏着春景,品味着春天带来的幸福时,一种珍惜春天、进而珍惜青春、珍惜生命的感情在血管中涌动。据说英国诗人拜伦有一年春天,看到一个盲人在闹市中乞讨,旁边的一个牌子上写着:“自幼失明,恳请施舍”,但是盆中只有稀稀落落几个钱,拜伦看后十分同情,当即改写为:“春天来了,我看不见”,路人一见这牌,顿生怜悯情,纷纷掏钱币。如果说这是文字的力量,倒不如说这是春天的魅力。
  当下政通人和,百业聚兴,神州大地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江山是人民的,春天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在朗朗的春光盈盈的春意里,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带着梦想走进春天,带着微笑拥抱春天,带着赤诚亲吻春天,带着激情歌咏春天,让春天的花朵绽放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