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老旧小区改造,让幸福感“原地提升”

包先法 本报记者 储 勇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9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现在不担心下暴雨时内涝了。”
  “我们老旧小区也装上了电梯,一键就能上下楼了。”
  ……
  因为老旧小区改造,地势低洼的安居小区、车站小区增加了雨水一体化提升泵,嘉利星城B区5号楼加装了电梯,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安全、更方便、更舒心。如今,一提起这项“民心工程”,这里的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关系城市形象,更关乎百姓幸福指数。近年来,霍山县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补齐民生短板、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先后投入1.35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3个,改造建筑面积达86.94万平方米,共惠及7265户城镇居民家庭。
  老旧小区改造,顺应民生期盼。针对一些老旧小区建设年代较早,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严重影响居住质量和居住舒适度的问题,该县相关部门深入现场走访调研,摸清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底数,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各个老旧小区特点,扎实开展完善性、提升性改造,确保改造效果符合居民期盼。同时,克服资金困难,积极筹措改造配套资金,以2020年为例,该县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户均超过1万元,在全市达到领先水平。
  因受施工作业面等因素限制,老旧小区施工难度较大。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改造任务,最大限度减少给居民带来的不便,该县督促施工企业对照改造计划表,根据各小区不同情况,合理制订施工方案。实施过程中,实行分段施工、错时施工,并加强施工现场监管,确保安全施工;实行“挂图作战”,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确保跑出改造“加速度”;通过召开调度会、现场督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改造进度,并研究解决改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分建,七分管”。每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竣工后,该县相关部门均及时组织联合验收,通过后第一时间移交属地管理部门(社区)接管建后管养工作。同时,着眼于建立健全建后管养长效机制,该县出台了《霍山县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建后管养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部门(社区)、城管、住建等12个部门以及供水、供电、通讯等6个专营企业的管养职责,并将老旧小区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明确改造后的管养模式,对物业进驻、物业收费、物业考核、财政保障等进行了细化。例如,针对较小不成片或开放式的老旧小区,为吸引物业企业入驻管理,解决建后管养“盲区”,改造后前三年物业管理费用由县财政给予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