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一种两收”降本增效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9月04日    来源:皖西日报

  徐加响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为提高种植效益,霍邱县扈胡镇从优化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大力推广发展再生稻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关键一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秋季光、温、水资源,实现“一种两收”。
  扈胡镇是农业大镇,传统农业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益低,从再生稻生产本低利高的实践成效来看,发展再生稻是实现农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路子。扈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推广再生稻当做促进传统农业转型的重点项目来抓,以此来带动本镇粮食产业从传统农业转变为优质、高产、高效的优势强项产业。通过发放明白纸、悬挂横幅、在农业种植交流群转发等多种宣传方式,加大推广力度,上上下下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村干部和群众对再生稻有了相当的认同感,已由过去的“要我种”转变为现在的“我要种”,再生稻发展势头良好。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禾杆上的休眠芽所萌发的再生蘖培育成穗的一种栽培方法,为把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入户,扈胡镇多次召开再生稻种植技术培训会,就栽种模式、水肥管理、收割时间等为种植大户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在关键技术环节,扈胡镇邀请省农科院水稻所技术员到田指导,并且长年组织县种植业发展中心的技术力量定期上门服务,使示范片大户掌握再生稻的关键栽培技术,并组织种植农户进行现场观摩,保证关键技术得到有效落实。
  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往往“说一千道一万,不如邻里一示范”,扈胡镇从抓典型示范区入手,借助示范效应,由点扩面带动再生稻生产推广。从去年开始,扈胡镇谋划建立和平村6600亩核心示范基地,通过对示范区重点指导和借助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主管部门对再生稻的专项扶持政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实行统一管理,实现了大面积丰收。收获后的稻谷以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带动种植户稳定增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一大批农户种植再生稻。
  再生稻要上规模,成气候,关键在于措施要得力,责任要到位。近年来,为推广再生稻生产,霍邱县委、县政府每年都拿出大量资金进行补贴,为保证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位,扈胡镇要求农技部门提前登记造册,资金打卡情况及时公示公开,同时也要求农技部门进村入户,做到技术进村、种子上户、肥料到家,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网络。扈胡镇财政也及时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沟渠配套、路网通达。截至2020年底,扈胡镇内再生稻主生产区全部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在霍邱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全县再生稻生产企业共用“霍邱再生稻米”这个区域品牌,在上海、杭州、合肥等农展会上,进行大力宣传推介,为全县的再生稻打出了品牌、打开了市场。在这面大旗下,扈胡镇也积极开展再生稻米品牌创建,建立了专门的公司以及“传名乡谷”和“万鸿”两个企业品牌。目前,再生稻已成为扈胡镇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全镇种植再生稻面积发展到6万亩以上,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合肥等地。再生稻被公认为米质好、食味佳、绿色健康的优质稻米,在市场上走俏,本地已经卖到每公斤14元,按照单产100公斤计算,每亩增收达400元以上,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