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红色之地
皖西日报
作者:程建友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程建友
在喜迎党的百岁生日的特殊时刻,我们一行人结伴而行前往金寨——这个被冠以将军县的美名、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革命圣地,聆听英雄事迹、缅怀先烈英灵,重温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六安驱车往西南方向行驶一个多小时就到达金寨县。一路上通过讲解员的解说,我对金寨有了粗略的了解:金寨县,原名立煌县。在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金家寨为中心的共产党组织,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把革命的红旗插遍全县,并顺势把臭名昭著的立煌县改为金寨县。从此,这儿成了英雄的家园、红色教育的基地。二十万金寨儿女为这场斗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出现了“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的悲壮景象。 下车后的第一站就是红军广场,这个承载着无数荣誉的地方,属于伟大的革命先烈和英勇的金寨人民。我们一行自觉地来到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默哀悼念,向革命先烈三鞠躬,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和发自内心的缅怀之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没有革命先烈的无私付出,就没有金寨的浴火重生;没有红军队伍的前仆后继,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理应铭记他们的功劳;和平岁月值得珍惜,我们必将加倍呵护。 随后,我们来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这栋二层楼的建筑物诉说着金寨的光荣历史:一幅幅馆藏图片,无不昭示着战争年代的悲惨;一件件真实物件,无不传递着白色恐怖的冷峻!英勇的金寨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选择低头,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组建了一支支的革命队伍,与邪恶势力进行着殊死搏斗,涌现了几十位共和国的将军和数以千计的革命英雄。在金寨诞生的诸多红军队伍中,红25军的历史最为特殊了。这支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人民军队,先后三次被国民党打散,又三次组建成功,并顺利地开赴抗日前线,足以彰显出金寨人民的不屈精神。 博物馆里展出了众多的金寨籍将军的事迹,洪学智和詹大南两位将军的经历最为醒目。洪学智无论身在何处,总不忘帮助家乡发展。尤其是在他担任后勤部部长期间,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援金寨的发展建设,为金寨殚精竭虑。哪怕是洪将军到了临终之际,也不忘叮嘱子女带一部分骨灰回到金寨安葬,表达老人落叶归根、守护家乡的心情。从导游的口中,我得知了老将军的次子洪豹也已经西去,而老将军的夫人、同样也是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张文女士依然健在,时至今日也不知晓儿子病逝的消息。可喜的是,张文女士年过百岁了,依然精神矍铄,生活蛮有规律的。詹大南将军身居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要职,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都心系家乡的变化,关心着金寨的建设。此外,老将军还多次拿出自己的津贴在金寨建立希望小学,帮助困难孩子圆了上学梦。哪怕是躺在病床上、插着氧气管,只要听到有关金寨的消息,老将军的身体都会出现生理反应。 金寨人民是可敬的,他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乐观的革命精神和永不言弃的革命行动;金寨人民是伟大的,他们视死如归,坚定贯彻自己的理想信念,毅然决然地用行动书写丰碑;金寨人民是勤劳的,他们在烈士抛洒热血的土地上恢复生产,忙于建设。红色金寨,不仅是金寨人民的骄傲,更是六安的骄傲、共和国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