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
苏维埃政府在烈火中诞生
张文娟 本报记者 汪 娟
皖西日报
作者:徐程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来源:皖西日报
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外景。 巍巍大别山,主峰在霍山。霍山县这块红色土地上,曾洒下革命先辈的热血,也留下了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霍山在安徽革命斗争史上创下了“四项第一”:1929年5月发动了安徽省第一次民团起义——诸佛庵民团起义,拉开了六霍起义的序幕;1930年1月组建了安徽省第一支正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1930年4月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霍山县苏维埃政府;霍山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境赤化县,为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霍山5万多优秀儿女为新中国诞生献出宝贵生命,占当时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 霍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红色资源底蕴厚重。追随先烈足迹,如今处处都能感受到霍山红色热土上的绿色发展。近年来,霍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红色领航”,高标准打造红色阵地、高质量建造红色堡垒、高水平塑造红色队伍,用“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滋养着一代代老区人民奋勇前行。 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中,霍山县深入挖掘本地丰厚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富矿”,打造“第二课堂”,培养讲解员队伍,精心打造一支“红色故事讲述者、红色精神诠释者、红色文化传播者”的红色讲解员队伍,传承革命精神。不断加大红色文化宣传。举办大型传承红色基因故事宣讲会,开展红色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等活动,制作红色文化主题宣传片,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霍山境内红色资源丰富,众多红色遗址、场馆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红色阵地。霍山是全国红色旅游“1231工程”100个精品景点之一,目前已建成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西镇暴动纪念馆、舒传贤烈士革命活动旧址群、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鹿吐石铺大捷纪念园、拥军文化广场、土地岭大捷旧址、军工博物馆、刘淠西故居、淠西广场等红色景区(点)。行走在霍山,随处可见红色元素。用好红色资源,激励今人,教育后代,成为霍山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有力的方式之一。 以红促绿、以绿带红,霍山县紧紧围绕“一谷一带”和“霍山最美旅游环线”,串起了鲜花小镇、渔乡小镇、茶香小镇、浪漫小镇、温泉小镇、石斛小镇、百合小镇、漂流小镇……作为中国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生态是霍山县最大的优势、绿色是最亮的底色。2020年11月,霍山成功捧回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金字招牌”。与此同时,霍山县还依托“亲山近水”优势,立体推进“全景霍山、全域旅游”建设,培育绿色经济新支柱。上土市温泉、太平畈石斛、佛子岭生态酿造三个省级特色小镇“三镇”联动,月亮湾作家村、仙人冲画家村、屋脊山摄影家村“三村”齐放,美丽乡村赢来“美丽经济”。 未来,霍山县还将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做好“红”“绿”文章,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让霍山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红色基因引领绿色振兴路 汪 娟 近日,记者走进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馆内正在播放“四位一体”数字电影《红色中心》。与以往传统的红色历史演绎方式有所不同,这种沉浸式影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细微逼真的场景体验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感受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 时间回溯到90多年前,1929年5月至1930年4月,霍山县相继爆发了诸佛庵民团兵变、西镇暴动、桃源河暴动等遍及全县的农民大暴动,取得了全面胜利,霍山各基层苏维埃政权相继成立。为保卫胜利果实,提高革命武装的战斗力,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舒传贤于1930年1月20日在流波组建了安徽省第一支正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该师成立后,于1月第一次攻克霍山县城,后又在红32师及东北乡赤卫队等的支持下,于1930年4月12日再次攻占霍山县城,并成立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霍山县苏维埃政府,机关设在城内西大街,辖一区舒家庙、二区城关、三区管驾渡、四区杨家河、五区漫水河、六区闻家店、七区诸佛庵等7个区苏维埃政府。至此全县政权组织系统正式形成。到1930年4月底霍山实现全境赤化,成为安徽省唯一一个全境赤化县。1931年2月23日,《安徽省委给中央的报告第一号——关于省委成立后初步工作的情况》指出:“全省规定四个中心县,红色区域以霍山作中心,白色区域以安庆、合肥、屯溪三县作中心”。霍山作为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的地位也就此奠定。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以燎原之势发展,一直到1949年,武装斗争在霍山始终没有间断,红色政权在霍山始终存在。 时光荏苒,纪念馆里一份份书信文献,记录了苏维埃政府的建设历程,也激励着后人忆峥嵘岁月,不忘初心,继续奋斗。 “我们这个馆是2019年底开始筹建的,2020年9月正式建成开馆。纪念馆采取以时记事、以事记人、适当集中的方式陈列布展,共展出图片800余张、文物200余件,全面展示霍山作为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萌芽、形成、发展和建设的发展过程,从大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发生在霍山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霍山传承红色基因,致力绿色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霍山县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委主任汤祖祥在采访中介绍道。 记者发现,纪念馆以“红色中心,峥嵘岁月”为主题,共分为“序厅”“星火燎原,红色中心”“艰苦征战,红旗飘扬”“同仇敌忾,英勇抗日”“千里挺进,逐鹿中原”“薪火相传,红源流长”“红色传承,绿色发展”七大主题展区。除了全数字沉浸式影院,整个场馆还通过场景营造、互动投影秀、雕塑微剧场、微缩模型、电子地图等多媒体科技手段,重点打造10余处亮点,全方位再现一段波澜壮阔、英勇抗争的革命历史,以及霍山人民前仆后继、无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展馆还采用数字微缩剧场的形式重点打造两场战斗——鹿吐石铺大捷、皮旅在霍山清风岭磨子潭两战两捷。通过场景、雕塑与数字多媒体结合,着重刻画舒传贤、刘淠西、喻氏六杰等一系列英雄人物,再现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誓死如归、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我觉得这种沉浸式参观体验很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改变了以往革命历史单一的参观模式,让参观者以‘参观+体验’的方式,身临其境地了解、走近红色历史,让红色历史真正‘活’了起来。”不少慕名前来的参观者都对这种数字化展现手段给予很高的评价。 除了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展馆还通过开辟一些主题空间增加人文内涵。在二楼的一个展厅内,记者注意到一个名为家书情怀的主题空间。通过沙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霍山籍烈士查茂德的革命家书《与妻书》娓娓道来,再现了战火纷飞岁月里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体现了革命先辈舍小我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以及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 谈及场馆建成的意义,汤祖祥表示,“霍山是全国红色旅游‘1231工程’100个精品景点之一。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建成后将成为霍山新的红色文化地标、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教育基地,也必将成为大别山知名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霍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安徽革命斗争史上创下“四个第一”,红色资源底蕴厚重。近年来,为更好地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霍山县进一步加大了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力度。 霍山县委史志室主任姚敏介绍说:“近年来,为更好地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霍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进一步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力度。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精心打造了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西镇暴动纪念馆、鹿吐石铺大捷纪念园、刘淠西故居、百年符桥馆等红色场馆,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下一步,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合作,进一步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对霍山县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整合提升,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走出一条红绿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霍山县太平畈乡石斛基地。 徐程 摄 本版责任编辑 陈录梅 版式设计 李 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