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西镇暴动:成立皖西第一个红色政权
张文娟 本报记者 汪娟/文 岳阳 王丽/图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来源:皖西日报
位于霍山县漫水河镇的西镇暴动纪念馆。 广义的西山是指以霍山为中心的安徽西部大别山区,包括周边的舒城、岳西、英山、金寨等地区。狭义的西山是指以霍山县漫水河地区为中心的霍山西部山区。近代以来,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革命历史事件,特别是威震皖西的西镇暴动,使西山成为皖西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一个个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英雄赞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西山文化研究会编写出版了《红色西山》,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述了西山红色历史,为建设幸福霍山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它不仅是一个红色教育的载体,更是一座矗立于霍山革命老区人民心中的红色丰碑与美丽的精神家园。 厚重的历史沉淀,深邃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这个深山古镇平添了典雅而又洒脱的神韵之美。 回望来时路,启航新征程。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西山”因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积淀和人文基础,发展潜力巨大,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把红色旅游元素与西山文化有机整合,带动西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漫水河镇围绕西镇暴动纪念馆、西镇暴动委员会旧址和古峰尖革命烈士陵园三处红色旅游景点,力争打造好漫水河镇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 今年5月,漫水河镇“西山学堂”第一期正式开班,30名成绩优异的镇村青年干部脱颖而出,成为西山学堂(第一期)学员。这支立场坚定、素质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优秀青年干部队伍,将担负起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和使命,真正让大别山精神融入老区人民的血脉之中、灵魂深处,为建设美丽西山积蓄力量。
凝聚新时代霍山振兴内生力 张文娟 “河南老红军,来到我西镇。钢枪打前阵,后跟赤卫军。先打闻家店,后打楼房湾,回头捎带打了三个保安团。打土豪,杀劣绅,反动团总消灭净。全区大暴动,换了新乾坤。”这首在霍山县漫水河两岸流传甚广的民歌,生动描述了90多年前红三十二师在西镇农民赤卫队的配合下,击溃闻家店自卫团、打掉楼房湾豪绅地主、歼灭反动民团和地主武装、捣毁西镇事务所的重要历史。 “西镇,位于皖西边陲,地处江淮之间,是霍山县西部山区的统称,与湖北、河南接壤,是沟通鄂、豫、皖三省的交通要道,所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霍山县党史宣讲员汤祖祥向我们回忆起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以后,国民党霍山县政府在漫水河设置了西镇事务所、自卫团和经济维持会等机构,反动统治极为黑暗。1929年11月19日,西镇人民在中共霍山县委的领导下举行了武装暴动,推翻了国民党的西镇事务所,成立了皖西第一个红色政权西镇革命委员会,成为皖西地区的革命中心区域和一块巩固的根据地。随后西镇游击队和六安、霍山等地革命武装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3师,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硝烟散去,留给后人的是不能忘却的历史。曾经羊角山巅的西镇暴动纪念馆为楼阁式建筑,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四周青松翠柏簇拥,十分庄严。如今,新修缮完毕的西镇暴动纪念馆和旧址矗立在霍山县漫水河镇风景秀丽的清水河畔。在平矮工整排列的围屋映衬下,“西镇暴动纪念馆”七个大字依旧苍劲有力地挥洒出历史感。 馆区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上下三层,布置有“曙光初现、西镇狂飙、苏区典范、峥嵘岁月”4个展厅。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资料,讲述了革命老区群众艰苦卓越的斗争过程。 纪念馆左右两边为西镇暴动革命委员会旧址,用蜡像复原了当年的办公场景,属霍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纪念馆精心制作的《杜鹃啼血》、《西镇狂飙》、《回乡》三部红色宣传片,生动地再现当年威武雄壮的暴动历史画面。为了让观众直接参与、亲身感受,纪念馆还利用现代的声、光、电学科技,让观众可以向英雄烈士敬献电子鲜花,电子签名留言也带来不一样的纪念体验。 “近年来,红色旅游已在霍山各地开花结果,红色景点、景区成为游客竞相追寻革命精神和接受红色教育的圣地。”漫水河镇文化站站长刘伟向记者介绍,西镇暴动旧址是六安市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六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当地干部群众以及外地游客络绎不绝,许多党支部也纷纷将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选择在这里举行。 “第一次跨过鸭绿江,当火车快要到对岸时,突然停下来,广播里传来:‘同志们,请你们打开窗子回头看一看,我们和祖国的山河分别了!’”纪念馆中,8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赵大堤正在为该镇40余民“90”后党员干部讲述红色故事。 听老兵讲党史故事,是漫水河镇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部分。近年来,漫水河镇精准发力,主动作为,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深入开展看红影、读红书、唱红歌、办实事等活动,将主题展览、红色故事宣讲、文艺表演、慰问老兵等内容精心编排,走出革命纪念馆、走进社会大课堂,还开展了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六霍起义90周年等文艺汇演,以及红色微电影拍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元的宣传方式,让更多人熟知那段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旧址内西厢现为霍山县西山农民文化艺术协会临时办公场所,因西镇而得名的西山文化在皖鄂大别山周围地区影响深远。2020年10月,由中共漫水河镇委员会、霍山县西山文化研究会合著出版的《红色西山》一书,以红色足迹、红色故事、红色人物三大主线,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述了西山红色历史。 漫水河镇政府还在西镇暴动纪念馆设立漫水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教育基地,依托西镇暴动纪念馆广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树立西山文化墙,进一步提升了集镇品位。2020年,霍山县漫水河镇西镇暴动旧址被市文旅局纳入六安市培育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考察红色旅游带动扶贫开发和振兴发展的经典线路中。 漫水河镇党委书记邱前东说:“漫水河镇是一个红色资源富集的镇,这里是“西镇暴动”的策源地,是“皮旅中原突围”的见证地,是皖西革命区域的核心地。我们要充分保护、挖掘和利用好这份独特的党史资源“富矿”,不断地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养分和智慧,推动漫水河镇高质量绿色发展。” 党旗辉映,誓言铮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性教育、红色教育等重要基地之一的西镇暴动纪念馆,将在新时代伟大进程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发挥更加宽广而重要的平台作用。 游客在西镇暴动纪念馆参观。 本版责任编辑 张传豪 版式设计 张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