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生态家园释怀美丽乡愁

本报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张玉洁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外公,我带您出去走走”。“哪都不想去,就想回老家看看。”这是艾启凤与她外公在广东时常有的一番对话。艾启凤经常听外公说起家乡的事情:“我年轻的时候,经常要到生产队挣工分,一有空闲,就去小河塘摸虾逮鱼,娃娃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米饭填不饱肚子。”“树上毛桃还没熟,孩子们摘了放河水里洗洗就吃”。“家门口的那井水,真是冬暖夏凉,甜的很”……为了圆外公的梦想,带着外公对家乡的回忆,2009年艾启凤回到了裕安区江家店镇。
  当艾启凤踏上了外公朝思暮想的故土,看到这里道路宽敞,小洋楼鳞次栉比,农田里机器耕作,不再有一大群人忙着插秧,夜晚道路也灯火明亮……小小村落俨然有了城市的感觉,与外公口中的故乡相差太多。外公说好要在老家养老,可是这里没有了以前的模样,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艾启凤的脑海里冒出来,租一块地打造成外公记忆里的房子,然后接外公回来。
  说干就干,2011年艾启凤在原有老庄基地的范围内,拆除了破旧的老房子,盖上徽派风格的小院落,屋前屋后有小池塘,有菜园地,有农田,还打了一口井,这里不仅仅是养老的房子,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过路的行人每每经过这里,都忍不住驻足一会。艾启凤高高兴兴地接外公回到了这里。当艾启凤安排好外公,自己准备返回广东的时候,附近的村民找到了她,“大妹子,我们土地租给你们,不要钱,希望你们也把我们这里搞得漂漂亮亮的。”那一晚艾启凤彻夜未眠,老乡们渴望的眼神在她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为何不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故土情怀呢?可是资金哪里来,那么大面积的改造,符不符合政策,一连串的顾虑让艾启凤没有敢立马答应下来。
  回到广东后,镇村两级干部推进招商引资,联系邀请艾启凤回家乡投资。在与生意伙伴说起镇村干部的提议时,生意伙伴很支持这个想法。“为何不打造一个生态园,既能改善环境又能带来经济效益。”朋友的提醒,让艾启凤想回到家乡投资的念头愈来愈强烈:“这些年一直在广东开公司、搞发展,何不借此机会,回报家乡呢?”得到生意伙伴资金上的支持后,2013年艾启凤再次启程回到江家店镇。
  艾启凤把自己的想法与镇村干部沟通,很快得到了支持:“你们只管搞发展,服务由我们来做。”有了政府给的定心丸,艾启凤立即联系设计院开始规划生态园。
  2014年艾启凤按照规划开始了生态园的打造,土地规划、农田治理、河水引流、瓜果种植……经过7年默默无闻地打基础,如今生态园里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瓜果累累、鱼美稻香,生态园的雏形也慢慢显现出来。
  “在这样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很多城里人想要一个宁静的乡村环境,找一找儿时的回忆;年轻人也体验一下父辈的田园乡愁。所以林水寨生态园会充分挖掘田园生活特色,让生态园能留住乡愁,提供全方位的乡村旅游体验。”艾启凤的生态园总规划面积3万亩,一期规划建设5000亩,已建成鱼稻共生区1200亩,水域100亩,生态果林360亩。
  寻一处小桥流水宁静故乡,让自己的浓浓乡愁可以安放。作为连续两届担任裕安区党代表的艾启凤,还有接下来一连串的计划:把生态园逐渐打造成多层次的特色小镇,把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体验馆的形式呈现,完善周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小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夏初,生态园里来了不少游客,看着游客不时地感叹田园如画、乡愁如诗时,艾启凤也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故土情怀有了安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