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时事·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挂面之乡美好“钱”景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04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上接一版)据统计,马家庵居委会现有60余户生产手工挂面,其中兴隆居民组达40余户,该居民组生产挂面平均每户每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高峰期每天生产挂面达1万斤,价格在5到6元每斤,年产出手工挂面140万斤,人均近4000斤,产生效益270万元。手工挂面产业带动就业100余人,并逐渐辐射带动镇内其他地区以及周边乡镇。
  “现在足不出户就有订单上门了,很多客户都主动来这,买我们的挂面。特别是去年开展了市级小作坊集中示范区创建后,销售模式改变了,销路更广了。”刘先友介绍说,韩摆渡镇手工挂面示范街区众多商户,都为现在的挂面产业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如今,“干净、卫生、美味”是韩摆渡手工挂面的“新名片”,在这里,有许多诸如刘先友这样的手工挂面作坊实现着“华丽变身”。
  手工挂面是韩摆渡镇当地的传统工艺,几乎家家会做挂面。对当地居民来说,做挂面是“家传手艺”,也是祖辈传下来的“饭碗”。在镇政府和区市场监管部门的扶持和引导下,许多手工挂面作坊对生产环境进行了改善,并且办理了食品小作坊登记证,走上了统一规范发展的道路,也进一步打开了市场大门。说起这些变化,刘先友介绍说,去年当镇上和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找上他,希望他带头开展标准化创建的时候,他信心不足,但是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趟趟地来指导和帮助,不仅解决了难题,也让更多同行积极要求提升自家的作坊。
  “对于特色食品小作坊,我们一方面规范准入,另一方面打造样板,希望好的示范以点带面,促进特色食品加工作坊在生产环境、加工流程、产品品质上进一步规范提升。”裕安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汪辉介绍说,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寓管理于服务,全力推动和督促手工挂面小作坊改造生产场所、改善生产设备、严格生产管理,积极做好规范提升工作,进一步打响传统特色产品的品牌,真正做优做特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