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情 报党恩
——一位90岁老党员的心声(三)
皖西日报
作者:戴 清
新闻 时间:2021年05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戴清老人与孩子们在一起。
第三个故事:助学奖学 资助困难的孩子上学读书,奖励优秀的学生早日成才。 开始我从帮助农村家庭困难的孩子能上学读书起步,因为我认为,我们党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果农村的孩子不上学读书,没有文化科学知识,以后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我的助学活动,首先从我在职时曾经蹲过点住过队的安徽省霍邱县石店镇双庄村迈出第一步。记得当年我到要资助上学的第一家进行家访。那一家姓高,夫妻二人,两个小孩,一女一男,女孩叫高燕,是姐姐。男孩叫高鹏,是弟弟。当时正在上小学。想不到的是,孩子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不治身亡。家里经济本来就不富裕,孩子的父亲重病治疗,家里的钱都花完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又没了,困难得连饭都吃不上了,两个孩子上学的学费更是无钱可交。我与她家签订了助学协议书,我为“甲方”,孩子为“乙方”,甲方保证乙方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毕业的学费,全部包到底,每年必须按时将学费寄给乙方。乙方保证努力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本来打算从第一年开始,每年资助3个孩子,每人每年200元。从高家出来后,我马上就对镇教育组的同志和校长讲:“明年资助翻一番。”资助6个孩子,每年我支付1200元。这事进行了几年,到2005年,突然不要我干了,不要我出钱助学了。为什么?因为国务院发出通知,国家决定从2005年起,国家给全国农村农民的孩子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费,实行“两免一补”。国家免除农民孩子的学费,这是天大的好事,前些年,国家给全国农民免除了农业税,现在又免除了学费,共产党的确是农民的大救星啊!我对这件事感到一百二十个高兴。但是我也有点发愁了。国家做了大好事,我这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怎么办?我与教育组的同志和校长商量,助学这件事还要干,怎么干?我告诉他们,我决定把“助学”改一个字,改为“奖”学,从资助困难的学生上学,改为奖励学生更加发奋读书。他们都赞同。这样,我在石店镇中心学校,每年给他们4000元,每年奖励20人,10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0个教书育人辛勤耕耘的好老师。经过实践,效果不错,我又增加一个乡镇——邵岗中心学校,也是每年给4000元,奖励20个人。 对小学,我尽了一点心意了,我又想到中学,于是在霍邱县第一中学,设立奖学金,给一中设立了金、银、铜奖3个奖项,每年奖励3个最优秀的学生,第一名获得金奖,奖金6000元,第二名,获得银奖,奖金4000元,第三名,获得铜奖,奖金2000元。以后,“与时俱进”,每年增加一个层次,先后增加了一些奖项,有教师的“伯乐奖”,有学生的“英才奖”、纪念奖。开始,每年我支出12000元,过几年,增加为14000元,再过几年,增加为16000元,接着增加为18000元,现在每年是20000元,年年如此,毫不间断。一中搞好后,我又增加霍邱二中,设立“励志奖学金”,每年给他们10000元。这些年来,我总共资助奖励了400多名学生,共支出了60多万元。这些被资助与奖励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以霍邱一中为例,到2019年,获得金银铜奖的37名学生,全都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其中有3人考上了北京大学,5人考上了清华大学,6人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7人考上了同济大学,5人考上了武汉大学,其他分别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南京航空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我想,我能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用人才,添了一块砖,加了一块瓦,也算是我报答党恩尽了一点小小心意吧。 第四个故事:巡回演讲 我想,搞助学奖学,得到帮助的学生仅仅是几百人,还有更多的中小学学生,我能不能也做一点事,起一点作用呢?于是,从2009年开始,我在中小学里,做演讲报告,给孩子们讲革命传统,讲孩子们喜欢听的打仗故事,让学生们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全国人民获得的和平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孩子们应该努力学习,将来好报效祖国。从2009年开始,我就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巡回演讲,十几年来,我先后跑了两省、7市、26个县,在570多所学校,做了580多场演讲报告,听众有40多万人。进行巡回演讲,为了不增加学校的负担,不违背习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八项规定,我给自己订了3条纪律,我把它叫做“约法三章”,一不要一分钱报酬;二不要任何招待;三不要车接车送,迎来送往。这“约法三章”,由于自己严格要求,由于许许多多的学校领导和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十多年来,得到遵守、坚持下来了。 对于我的演讲报告和严格遵守“约法三章”的行动,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许多学生给我写信,写心得感想。学生们一封封密密麻麻的信件,一段段饱含情感的话语,也是对我一种鼓励,一种鞭策,摧我奋进。下面,给大家引用一些学生的心声: 舒城县七星学校6年级贾梅同学说:“我长大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要成为一名女军人,保卫祖国的安危,不让那些牺牲的革命战士白白地为祖国而牺牲。”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杨从江同学说:“戴爷爷他们老一辈建立了共和国,我们的父辈建设了共和国,我们这一代要建设更富强的共和国。” 合肥市四十中吴若军同学说:“戴爷爷告诉我们,打仗要不怕死,学习要不怕苦,从现在起,我一定要认真加认真地好好学习。” 还有些同学,他们还能联系自己的缺点,进行自我批评,表示决心。 六安市叶集中学明燕燕同学说:“以前,我是个很自私的人,认为人生在世,应当吃好、玩好。要无私奉献,这很不公平。戴老年过八旬,依然为国家做奉献,本来他的退休金很高,可以像其他老人那样,种种花养养鸟,去春游什么的,但他却把大部分钱都捐出去了。我心里就问自己,戴爷爷的奉献都超出了自己的范围,为什么你就不能不那么自私,学会去奉献吗?” 霍邱县陈郢中学朱倩倩同学说:“本来我的爱国心已经飘到九霄云外了,听了戴爷爷的讲话,我把我的心找回来了,我要感谢戴爷爷,谢谢您启迪了我的人生。” 淮安市楚州中学沈付菊同学说:“感谢戴老,您把已经迷失方向的‘90后’拉了回来。” 我们的习总书记一直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他认为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希望青少年要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想我能尽一点微薄之力,起一点添砖加瓦的作用,也是我报答党恩的一点实际行动吧。 虽然我为报党恩做了一些事,但我总觉得党的恩情对我是天高地厚,而我给党的报答只是“点滴”,距离“涌泉”相报,还相差很远很远。虽然我现在年已九旬,我的未来岁月已屈指可数,但我决心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