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岗村振兴路
张正武 本报记者 徐有亭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3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阳光明媚,春意盎然。近日,走在沣河岸边的霍邱县扈胡镇月亮岗村红星村民组的田野上,看到一块块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一片片金黄的油菜随风摇摆,无人机正在打除草剂。“这里都是致富能手、种植大户周志由的庄稼地,全部用上机械化,今年他的600亩小麦和300亩油菜肯定又是大丰收。”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孝军手指着远处的庄稼告诉记者。 周志由今年71岁,1975年入党,23岁时就当上红星村民组组长。几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辛苦劳作,脱贫致富,成为村民心中的致富能手。近年来,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流转土地2000多亩,解决本村30多位富余劳力在基地常年务工,使7名贫困户每户每年收入达4万多元。“我们在周组长这边干活,干一天150元,干一天活,发一天钱,从不拖欠。”贫困户李昱祥高兴地说。 红星村民组位于镇西南部,离镇约有30里路,十分偏远。过去村民习惯于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收入上不去,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2014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推进,月亮岗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为了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共同致富,周志由流转土地900亩,当年纯收入50多万元。与此同时,周志由先后去郑州、嘉兴、上海等地学习先进科学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为扩大种植面积打下基础。 有了技术保障,说干就干。2015年3月,周志由又流转1000多亩土地,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投入40多万元,购买插秧机、旋耕机、收割机、烘干机等20多种机械,建起35米长6个塑料大棚,建起育秧工厂,从育苗、栽培、收割和烘干全部实行机械化,为红星村民组的产业发展种下希望。同时,他鼓励全村民组7户贫困户以土地、劳动力等入股专业合作社,年底享受分红,实现抱团发展,带动8户村民成为响当当的种植大户。 “我们在周志由的带动下,流转土地300亩,当年收入达10多万元。”党员种植大户朱文俊高兴得合不拢嘴。周志由的种植基地,经过科学种植和精心管护,2020年,水稻产量达110余万公斤、小麦25万公斤、油菜10万公斤。 近年来,该镇引导群众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动土地向种植大户、合作社流转集聚,破解种植产业发展土地瓶颈制约问题。在此基础上,着力培育一批管理先进、标准严格、成长性强的专业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不断提升种植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该镇结合乡村振兴,积极引导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改造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观光、休闲、采摘农业,不断提升种植产业附加值。 “今年种植收入还要翻一番,因为排灌站发挥了作用,去年沣河水下不来,插秧时,梅山水库没有多余的水,用水紧张”,周志由说起的这个排灌站,是在陈孝军协调下,争取项目资金2万多元,解决了排灌站的用电,该村民组50多户600亩秧田受益,全体村民收成很好。 周志由不仅带领村民致富,还带头自掏腰包,为村里五保户送米、送肉,十多年来不间断,捐款捐物达4多万元。在村里未通自来水之前,他拿出6000多元,帮助集中供养的8户五保户打了一口深机井。2020年,周志由花1万多元,购买11盏路灯,安装在村水泥路边。在他的带动下,种植大户程学友、李寿勇、徐光辉纷纷捐钱,又购买60多盏路灯,实现了村民组道路亮化、美化。 顺着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看到种植基地、家庭农场、钢架大棚沿路整齐排列,阳光下,生机盎然的农作物散发着清香,村民们忙碌着,充满无限的幸福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