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
小记者 高奕
皖西日报
作者:吴小会
新闻 时间:2021年03月02日 来源:皖西日报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题记 最近,我读了老师推荐的一本书——《红楼梦》。《红楼梦》是由曹雪芹先生所著,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他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写出了在那个时代封建贵族家庭由盛转衰的点点滴滴,客观真实揭示出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 刚开始阅读时,我并不懂林黛玉的哭哭啼啼,贾宝玉的那偏女孩子的性格……后来在父母的指导下,我学会去分析与欣赏,来探索这本书背后的含义,开始认为林黛玉的美是一种优柔的美,又理解到贾宝玉那偏女孩子的性格,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女孩堆里…… 千古红楼,梦回一史。读完后,让我最为动容的并非是里面那各具特色的人物性格,而是在这繁华的大观园中,一对被时代拘束的恋人,在那个年代里所留下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从小体弱多病,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便渐渐与贾宝玉相恋,可最后贾宝玉娶门当户对的薛宝钗,知道这一消息后,林黛玉含泪吐血身亡,从此贾宝玉也便看破红尘。林黛玉为贾宝玉苦等一生流尽眼泪,贾宝玉为林黛玉痴恋一世,忧心劳神,可终是抵不过一纸婚书。我初识的黛玉,性子是天生带有孤傲和那独有的叛逆,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更何况是在封建社会之下,她的性格注定这一生孤独无依。 红楼的悲剧始于封建社会的腐朽,始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那时有多少智勇双全的女子被封建社会的黑暗所埋没,在痛苦中挣扎。 我曾感叹过结局的悲剧,黛玉的抱憾而亡,宝玉的看破红尘,宝钗的独守空房,以及贾府的盛衰,在每个事情的逐渐发展下,这一切都成为了最后的结果。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出了多少辛酸无奈。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低吟的这句诗出自曹雪芹先生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其中蕴含着对封建社会的抵抗和无奈。 合上手中的《红楼梦》,每一个角色在我眼前浮动着,那个社会造就着每一个人物的无奈……又情不自禁想让人再细品一遍,或许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吧。 指导老师 吴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