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预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本报记者 毛婧婧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3月02日 来源:皖西日报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拿到新书本要怎么预习呢?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从而为接下来有的放矢地听课学习做好准备。预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为之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日前,记者采访了解放路第二小学齐云路校区鲁媛媛老师,请她为广大学生支招。 “拿到新书后,同学们可以从目录开始简单地了解这本书有多少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哪些课文,猜想一下每篇课文写些什么,具体落实到每篇课文的预习中,从课题入手查找些资料,了解作者以及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鲁媛媛说,首先要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读的时候,要思考作者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内容是作者要重点表达的?哪些写作方法是我可以借鉴的?还要做好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不懂的字词做好标记和记录,遇到好的词句也要记录。在大体了解课文以后,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思考,看看自己能不能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解决课后的问题;也可以选一套练习册,一课一练,既能巩固所学,又能检测学习效果。 针对数学的预习,鲁媛媛也给出了建议。她表示,数学的预习是建构在旧知识系统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学习,小学数学的学习主要以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为核心,孩子们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准备一个草稿本,进行一些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低年级的学习可以借助一些学习工具,比如小棒,高年级的学习则是思维的拓展,从旧知识入手,旧知识与新知识的链接,数学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不能脱节。 鲁媛媛说预习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同学们可以从很多地方找到有益的、适合自己的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样才会越来越乐学,越来越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