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产业营造甜美生活
——霍山县与儿街镇凡冲村发展中蜂产业见闻本报记者 曹辰 张静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19日 来源:皖西日报
初冬的大别山区,气温已低至零度以下。在霍山县与儿街镇凡冲村不少路边的空地上,排放着一只只蜂箱。而村里的养蜂村民们,早已提前做好蜂箱保温、备足饲料等蜜蜂越冬准备工作,在家里支起炭火盆,享受温暖甜蜜时光。 “闫书记来了啊,快进家烤烤火、喝杯热茶。”12月3日中午,看到敲门的来客是市纪委监委驻凡冲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闫贵安,舒世福热情招呼道。53岁的舒世福,因高血压后遗症引起半身不遂,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困窘中曾一度失去生活勇气。“今年我家养殖了8群中蜂,取蜜20多斤全部卖完了,每斤蜜能卖上150多块钱呢。”提及养殖中蜂改善生活,舒世福心存感激。 凡冲村的“冲”,意思是山谷中的平地,群山环绕决定了它地理位置的偏僻。 2016年精准核查后,凡冲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22户273人。多年来没有产业支撑,外出务工人口众多,缺乏动力等不利条件,使得凡冲村的脱贫攻坚显得尤为困难。而作为大别山腹地的典型山区村,这里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各类树木花卉种类繁多,有着开展养蜂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2017年初,返乡村民舒启勇将家里老房子的宅基地进行翻修,并把家中原先承包的山场林地开辟出来,尝试养中蜂获得成功。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为其联系办理无息创业贷款,申报专家技术大院,搞道路建设等配套,鼓励他带着贫困户一起搞科学养蜂。为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又积极向帮扶单位寻求资金支持,当年10月开始分三批次向贫困户投放蜂群,联系技术员教授养殖技术,发展了30余户贫困户发展自主养殖,户均每年增加纯收入1000多元。 考虑到投资成本低,花费精力少,加之有了资金和技术支持,贫困户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纷纷走上了养中蜂之路。贫困户李则龙,最初有村里通过项目为其提供3群中蜂,经过技术培训和扶持,很快掌握了繁蜂育蜂技术也尝到了养蜂甜头,蜂群已扩大到20多群。 如今,中蜂养殖产业已成为凡冲村的特色产业之一,建成中蜂养殖基地、蜂产品加工厂,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培养了一批贫困户技术员,开发了养蜂护蜂员等公益性岗位,此外还完善了配套、新建民宿,旅游发展初具规模。 村民们腰包鼓了精气神足了,生活方式也随着村容村貌的改变发生了悄然变化。“从垃圾的清运,可以看出大家更讲文明讲卫生了。”村里保洁员杨兆坤深有感触。修建水泥路大桥,新建中心村新时代文明活动广场,实施电线电缆入地工程,推进危旧房拆除,完成户厕改造……近年来,凡冲村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按照“布局优化、村庄绿化、房屋美化、道路硬化、卫生净化、环境靓化”的目标,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2019年11月,凡冲村顺利通过省级美丽乡村验收。 今年下半年,受邀的华东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团队帮助制定凡冲“三线茶海”旅游区概念性规划,以期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目前相关项目正积极协调推进中”,闫贵安介绍道,如今的凡冲村,已是旧貌换新颜,中蜂养殖以及茶叶和石菖蒲种植等产业蒸蒸日上,为百姓甜美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