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田畴促振兴
——裕安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见闻赵宇 本报记者 程传军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11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深秋时节,站在裕安区江家店镇已建好的高标准农田里,只见阡陌纵横,路通渠连,笔直的田埂向远处延伸,呈现出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新画卷。“现在种地可省事了,旱能浇、涝能排,丰收不再靠天了。”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好处时,一个个村民的脸上写满了幸福与喜悦。 “目前现场施工机械有65部,大挖机和小推土机,现场有施工人员75人,分别在施工硬化渠道,还有田块放线等其它施工内容。”正在江家店镇挥手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的项目监理陈龙说,农时不等人,当前正是农田建设的重要时节。连日来,他们抢抓项目施工的关键时期,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到江家店镇挥手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机声隆隆,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进行田间道路、管灌、清淤和闸涵建设,各项工程有条不紊推进,田成方、树成林、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正逐步形成。为了不误农时,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裕安区农业农村局要求施工单位在落实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抢抓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工程进度。“我们今年高标准农田总投资在1000万元左右,土地整体规模在2300亩左右,现在各项工程正在有力推进。”陈龙说。 在江家店镇龙门村,大户流转的3000亩农田已经完成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放眼望去,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一丘丘农田方方正正,排灌渠纵横,呈现出一派现代农业新景象。“我们原先一家一户的种田,田块小。经过政府这一次改造,我们3000多亩田由一个大户承包去了,现在田变宽了,路变直了,同时群众利益受到照顾,大户流转,每年给农户的租金是400块钱1亩,户户都得实惠。”龙门村党支部委员张克柱表示。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业有看头、农村有奔头、农民有甜头。建设高标准农田,既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升配套建设水平,又能夯实生态高效农业发展基础,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裕安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立足项目区实际,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突出农田治理,把土地平整措施作为农田建设的重点,在每个项目中安排千亩以上的示范片,连片治理,综合配套,做到规划一片,建成一片、流转一片,示范一片,不仅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同时大大改善了项目区人居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强力实施与推进,全区农田基础配套设施稳步改善,农田灌排体系持续优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显现,昔日地块零散且产出低下的“望天田”变成了成方连片且效益倍增的“高产田”。据了解,2020年,裕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计4万亩,涉及分路口、江家店、罗集等6个乡镇11个行政村,人口2.53万人。目前,6个项目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整体进度过半,计划在年前基本完成工程建设。治理后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建设目标,为裕安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聚焦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