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行走在山乡的一抹“普查红”

本报记者 桑宏 汪娟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1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初冬的金寨县铁冲乡张店村早晚渐有寒意,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始以来,该村人口普查员牛玉婷每天都会骑着摩托车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到村民家中进行人口普查登记。
  在这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普查员每天行走在住户之间,一支笔、一张表、一部手机成为他们的标配,早出晚归,为的是能真实、有效地完成此次人口普查任务。牛玉婷便是全市27459名人口普查员中的一员。
用辛勤换取一份份“热乎”的真实数据
  “我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普查员,这是我的工作证,耽搁您一点时间,需要您配合我们做一下普查登记。叔,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岁数了?家里常住人口有几人?”11月13日,牛玉婷在该村金店组村民家中,边问边在手机上录入信息,提问结束后让普查对象签字确认,所有动作一气呵成,仅用十几分钟便登记完成一户居民信息。牛玉婷是一位特别爱笑的姑娘,可就是这一点在人口普查的时候派上了大用场,普查工作中大家都觉得这姑娘态度好,都不好意思拒绝她。
  “我们入户时都会手持手机,通过系统直接进行信息登记,每次登记只需10至20分钟左右。”牛玉婷拿着手机跟记者介绍道,“登记完成后直接实时上报数据,系统会自动和之前的摸底数据进行比对审核,发现不同,便会审核不通过。我们再对审核不通过的进行核查,这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既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又提高了数据质量。”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人口普查员们每天不是在办公桌前统计普查数据,就是在去普查的路上。人口普查工作量大,需要普查员一户户地上门。自10月11日开始入户摸底,她和村里的其他人口普查员们每天早上8时开始入户普查登记,有时候忙得来不及吃午饭和晚饭。由于正值农忙时节,大部分群众都在田间劳作,为了尽快做好登记工作,牛玉婷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晚上加班查校当天的普查数据,及时纠正错误。
  “对于人口普查员来说,普查工作是一项仔细活,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最怕的是填表出现错误,特别是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牛玉婷说,“为了确保所采集的普查数据准确,获取信息全面,在普查工作初期,我们就按照进度安排推进绘图、摸底、入户登记等各项工作。每天敲门入户、说明来意、询问家庭情况……每次我们都认真核对所有信息。”         (下转四版)
  
采访札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人口普查与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普查获得的翔实准确数据信息,将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在此次人口普查工作中,像牛玉婷一样的人口普查员还有很多,他们没有过多的语言,而是选择用脚步描绘出普查画卷。他们勇挑重担,加班加点、无私奉献,在责任中彰显担当,不辞辛劳,不惧艰难,本着“认真负责、责任为基、质量为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上接一版)
用责任严把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关
  牛玉婷有个一岁半的女儿,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把女儿交给了婆婆,晚上孩子哭着闹着找她的时候,她总是在去普查的路上,每天晚上回到家时,女儿已经哭着睡着了。
  “作为母亲,这段时间,我确实失责了,在女儿生病的时候,也没有时间去照顾她。虽然家里孩子需要我,但是人口普查也不能耽误啊。在这次人口普查中,每个普查员都克服家里的困难来办这一件‘国家大事’,谁也不想因小家‘掉链子’,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确保人口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无误。这对国家对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因此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每当听到群众说‘你们辛苦了’,我就瞬间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牛玉婷笑着说道。
  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牛玉婷几乎满负荷运转。白天多数普查对象不在家,她就到周围“踩点”,宣传人口普查工作意义,下午一下班便赶往住户家里进行普查登记,很多时候忙到晚上九十点才能吃上饭,吃完饭后,开始整理一天的工作资料,为第二天的登记工作做准备。但人不是铁打的,11月7日晚,牛玉婷结束一天的入户走访工作后,在村部加班核对全村普查数据时,突然晕倒,同事要送她去医院检查,她说自己可能最近太累了,歇会就行了。当晚回到家中,仍呕吐不止,父母赶紧将她送至医院治疗,短暂休息了一天后,她不顾家人的劝阻又投入到人口普查工作中。截至11月13日,牛玉婷和同事完成辖区内495户1938人的登记和校对工作。
  牛玉婷从不认为自己的工作辛苦,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甜甜的笑容,为这个冬日里增添上了一抹最独特的“普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