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社会广角·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根雕巧手 变废为宝

本报通讯员 方观男 文/图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1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张福奎是金寨县全军乡东庄组农民,平时从事根雕艺术创作,凭借精巧的手工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近10年来,靠着做根雕寻到一条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路。
  因为家在熊家河村的大山头上,交通不便,他小学没有毕业就回家务农。他在种地时看到山上有枯树根,就顺手搬回家来,捡得多了就会在家存放起来,准备冬天烤火。一个外地人看到以后,提出要买他的树根,花了1000多元买去其中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他后来才知道这些枯死的树根可以用来做根雕。他从这里看到了商机,心里突然冒出学习根雕的念头。在妻子的支持下,他自学根雕的雕刻技法,凭着山里人的聪慧和灵气,两个月之后就做出了一件双狮舞球的根雕作品,卖了2000元,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收入了。
  这次成功大大鼓舞了他的信心。他无师自通,把捡来的枯根经过简单的加工雕琢,做成各种形状的作品,边料做成果盘、茶几、花盆和装饰品,成为城里人的抢手货,也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经过刻苦钻研创新,他的产品远销安徽、河南等地。
  张福奎使用的根雕原料主要来自自己在周围山里面找的枯根。山洪过后,枯死的树根被冲到沟里,有合适的他就运回来。他说:只有生长在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才是根艺的理想用材,经过深度腐烂过后的枯根才能做出神奇的效果。
  制作根雕更不是简单的事,分为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完整的树根他会雕刻成作品,剩下来的边角料他做成小装饰,不会造成浪费。做出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作品相当不容易,先要根据根型设计好雕刻方案,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他经常做一个作品“闷”在房间里好几天甚至一个月。
  张福奎每年的根雕作品有20多件,收入几万元。他说现在很幸福,能用自己的双手孝老育子养家,住上了楼房,生活充实,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