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脱贫路上勇争先
讲述人:金寨县2019年度巾帼脱贫之星、长岭乡界岭村村民何祥娥整理人:本报记者 杨秀玲 王婷婷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11月06日 来源:皖西日报
深秋的大别山色彩斑斓,风景如画。家住金寨县长岭乡界岭村的何祥娥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她种植的2亩天麻正值收获季节,她要一边忙着趁着天气晴好,把天麻收回家中,同时又要每天把自己的公益性岗位上的工作做好。10月28日中午,记者来到界岭村时,看见何祥娥正在河道内捡拾垃圾。她身形微胖、皮肤黝黑,一双常年劳动不歇息的手有点干裂。听见驻村扶贫队员喊她,何祥娥利索地上岸,把我们引进家里。 一场变故一份坚定,不做坐等吃喝贫困户 “说起我的脱贫故事,那要从2012年底开始说起。”何祥娥是个开朗的人,很快打开了话匣子。“当时家中两个孩子在读书,婆婆70多岁高龄需要照料,我自己当时患轻度脑梗塞,本身家庭就很困难,只能靠打零散工维持生活。然而更糟的是那年年底丈夫被查出病毒性肝炎,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就瘫坐在医院诊室的地上,半天我都没有缓过神来。”正当一筹莫展举手无措时,县里实施贫困户识别工作,无助的何祥娥递交了申请,通过评议程序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回想自己的脱贫之路,何祥娥至今历历在目,当时由于婆婆年老多病,孩子上学,自己和丈夫都患病,根本无法出门打工,光靠做零工的话只能勉强糊口。“国家政策好,不能光靠政府,有手有脚的还是得自己努力!”何祥娥坚定地说。经过与包片村干部沟通,并根据夫妻俩自身现状共商结对帮扶计划,当年何祥娥就开始发展黑毛猪养殖,在原有茶园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并尝试天麻等中药材种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勤劳照亮脱贫之路 “我们没有上过学,吃了很多没文化的亏,我不希望孩子走我的老路!”因为有了母亲何祥娥的经常叮嘱,加之自己刻苦努力,2014年,何祥娥女儿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录取,对于大山沟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看到录取通知书,何祥娥和丈夫高兴得一夜没有合眼。但面临现实的问题来了,学费、生活费……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了增加收入,何祥娥铆足了劲,把自家4亩土地全部种上了高山有机稻,又抓了2头黑毛猪,并开辟家里的荒山发展中药材。与此同时,帮扶干部又帮助何祥娥的孩子办理了助学贷款,孩子上学有保障,何祥娥脸上的笑容证明她当初的决定。(下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