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书与人·旅游指南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有一种情感是文字都无法承载的

——读《诗意的成长》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0月15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一直有一种说法叫“隔辈亲”,这是真的,而且在我看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作为父母,孩子之于自己更像是一种成长和历练,既然是人生的成长、是一种历练,态度不免要严肃、深沉些,然而下一辈的孙子孙女之于自己更像是一种秋日的收获,是欣喜而亲近的。隔辈的那种情感不同于父母的爱,似乎是更加无私的、纯粹的,甚至是单纯的,不要求你有多大的成就,不给你任何压力,哪怕是思念都是内敛的,知道你是幸福快乐的,他们就安心了。这是我从我的外婆身上体会到的,每每想来总是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这次我很感恩能够收到书友张烈鹏老师的诗集《诗意的成长》,这是一本充满爱的诗集,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人浓烈感情的寄托,这是一份证明,一份比照片、视频更有力的证明,证明小小的生命是怎样被爱着,那是一种幸福的痕迹。
  太阳与月亮是贯穿整本诗集的意象,白日的阴晴、月亮的圆缺既代表着时间的前行也象征着作者的心情。在有孙子陪伴的日子里,哪怕是寒冬也是温暖的,哪怕是烈日也是和煦的,哪怕是月缺也是可爱的,然而在分别的日子里一切都是灰暗的,时间是漫长的,那种期盼是无以言说的。作者是不愿移开自己的视线的,甚至希望孙子的每一个举动都能够深深刻进自己的记忆里,怎么看都不会腻,关注着他成长的每一个小小的变化,欣喜之情落在纸上,落在笑容的褶皱里。在作者的笔下,孙子的一切都是可爱而充满希望的,那是生命的延续,一切美好的事物似乎都和这个小小的生命有关,一切的事物又似乎都因为这个小小的生命而变得美好。
  这本诗集在小家伙还没出生便已经先一步来到了这个世界,作为迎接他的礼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也充分表明作者对孙子的到来是多么的期待,在我读来,诗中的每个字都是包含情感的,也正因为是诗,这种短小而精致的文体让那浓厚感情最原始的样子毫无保留的聚于两三言语之中,像洪水袭来还未逃离便被淹没其中,无法呼吸,那是亲情的力量。其实,作者对于孙子的爱无法用几首诗完全传达出来,那是文字的局限性,有些情感哪怕你形容的再贴切还总会觉得不够,还远远不够,这也是我从这本诗集中读出来,虽然每首诗都表达着对孙子的喜爱,但是似乎还远无法概括这份情感。
  一本爷爷写给孙子的诗,让它去告诉你,我有多么爱你!
  
附:
《给孙子写本诗集》
  给孙子写本诗集
  每一个日子,都是
  生花妙笔
  白天,以太阳的方式抒情
  阳光万里
  情思万里
  夜晚,用月亮作为意象
  月色静谧
  梦乡静谧
  
  给孙子写本诗集
  每一次心动,都是
  诗眼或者主题
  相聚,抱在怀里的感觉
  孙子欢喜
  我也欢喜
  离别,长长短短的思念
  不是传奇
  胜似传奇
       ——张烈鹏《诗意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