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被定格的感动》
——舒城籍新华社记者陶明的30年精彩记录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9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近日,由人民摄影报社社长、总编辑李涛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被定格的感动》一书出版。作为“人民摄影系列丛书”之一,《被定格的感动》是新华社陕西分社编委兼图片总监、高级记者陶明30多年发表过的15000多幅新闻摄影作品中的“小场景”“小人物”“小故事”“小情怀”的选编。这些以小见大、令人过目不忘的影像瞬间,就像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那样,见证着时代变迁,记录着社会万象。 陶明,1962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县棠树乡。1984年开始学习摄影,1992年10月调新华社陕西分社任摄影记者。多年来,奔走在热爱新闻摄影的路上,以崇敬之心,用最熟悉的影像,记录着生活中小人物的时代印迹和美丽中国,多篇(幅)新闻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新华社优秀作品奖等。 “人民摄影系列丛书”顺应时代要求和传播媒介重大变革,选择一批像陶明一样在业界有影响力的摄影人,将他们有思想内涵、时代价值、社会温度的优秀摄影作品编辑成册,为时代立传,为世人留存。 了不起的新闻摄影人 陶明和他胸前的照相机一起相伴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 作为新华社的高级记者,30年来,闪耀在他身上的光环已经有了一道又一道。作为资深摄影人,他的摄影技术的高超、为人处世的厚重、对世事思考的深邃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些还不足用来精准地描述他。面对新闻,陶明仿佛有用不完的热情,面对摄影,他仿佛有释放不尽的激情。忘我地投入,追求完美的那份执着,浸润和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摄影,已经彻底融入了他的生命,不可分离。 他的了不起,表现在他的拼之坚定。为了把握一个好题材,等到一帧好画面,披星戴月,跋山涉水,这时的他,辛苦和危险都是抛在脑后的。在危险重重的地震区,在浊浪千滚的洪涝区,抑或是疾病四伏的疫病区等等,都会有他的身影。 他的了不起,表现在他的搏之无畏。面对社会问题,面对公平正义,陶明手中的相机就是主张正义的利剑,是保护真善美的厚盾。那时的他,看不出一丝恐惧和犹豫,向前向前向前,他是一团熄不灭的火焰。 他的了不起,更表现在他的勤之奋发。一年数百日,作品数千计。他的工作成绩多到可以让同行瞠目,让业内感慨。一天一个选题,早构思,晚交卷,他的时间都交给了工作,他的思维都写满了摄影。 了不起的新闻摄影人陶明,用镜头定格精彩,用精彩感动读者,传播真善美的世界和人生。这大约就是陶明的生命向往。 在刚刚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大典上,在非常神圣历史时刻的天安门前,在国内外核心媒体记者们的“长枪短炮”丛中,我们又看见了他的身影:手扶镜头,双眉紧蹙,目光锁住前方。 他的眼前,是新中国70年的铿锵步伐,是新中国70年的似锦繁华,是亿万中华儿女心中的感动和自豪。而这些又将在他的相机中被定格,成为永恒的感动和记忆。 如今的陶明,虽快耳顺之年,依然风华不减,率性如昨。对摄影的追求让他永远面带微笑和自信,对精彩世界的向往让他心怀期待,永不疲倦! (皖西日报社主任编辑 王恒) (选自《被定格的感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