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党小组一颗“子” 激活党建一盘“棋”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8月29日    来源:皖西日报

  高翔

  2019年以来,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村下移党建工作重心,探索创建农村“党小组之家”,努力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党组织“红色网格”,着力夯实基层党建“微阵地”。
党员活动的“新阵地”
  墙上挂着鲜红的党旗,党旗边挂着入党誓词、党员名单及各类学习活动制度,一旁的报刊架上摆放着党章、学习读本、党刊党报等资料。这不是村级党组织的活动室,而是韩摆渡镇陆集村四新党小组成员杨臣道家的客厅,同时也是该村四新党小组之家。
  “村里要建‘党小组之家’,我听说后主动找到了村书记,我愿意把自家的客厅提供出来,作为党小组活动场所,方便党员同志们就近参加组织生活。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太方便了,以往还得去村部会议室,有时学习和农活相冲突,现在有了‘党小组之家’真便捷。”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有着近50年党龄的杨臣道激动地说道。设在杨臣道家的“党小组之家”里,几名党员正在热聊。据了解,该村党小组通过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组织一次活动,进行一次学习、开展一次讨论,真正将党员活动开到了党员的家中,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村党员年龄偏大、居住分散、日常管理困难、联系群众尚有距离等实际问题,为党员学习提供了新阵地,党员活动也更接地气。
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党小组之家’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该村鲍庄党小组组长余泳这样说道。为进一步让“党小组之家”发挥纽带作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陆集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活动模式,通过群众提、党员集、小组报、支部议,即一名党员包保周边10户群众,在平日生产生活、聚会聊天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在每月开展的“党小组之家”活动上及时提出,由村支委委员作为各党小组联络员负责收集上报村党支部,通过村两委会议研究解决对策。“党小组之家”虽服务范围小,但结构设置活、联系群众紧,已成为党群联系沟通的紧密纽带。
  “年前我走访周围邻居,他们反映杨湾路水渠由于路边树根盘结挤压,导致部分段水渠坍塌,影响群众生产灌溉。我就把这个问题带到了‘党小组之家’会议上。没想到,才过不到两个月,村里已经把水渠修缮纳入到今年水利项目中,马上就开工修建了,真是帮助群众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党员魏运章这样说道。
村级工作的“体验站”
  该村的“党小组之家”活动不仅仅是“三会一课”的主阵地,更是党员投身村级事务、监督村级工作、参与村级管理的“体验站”。各党小组结合当前实际工作,组织开展公共环境整治、公益设施管护、惠民政策宣传、村级矛盾调解等活动,真正让党员重拾身份感、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找回了入党初心,找到了组织的“家”。
  近日,在四新“党小组之家”活动中,有党员提出,村小学附近路灯损坏,给夜晚行走的人员带来不便,党小组长次日将这一问题反映到村里,村里立马安排人员维修路灯。鲍庄党小组了解到本组两位村民因房屋宅基地问题发生矛盾,党小组成员柏德仑主动去调解,经多次走访谈心,终于化解了两家的矛盾。
  陆集村党支部书记李开胜表示,“一个党小组就是一个‘红色阵地’,通过党小组之家,党员能够及时动态掌握民情民意、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参与信访调解、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村级重点工作,‘体验’下日常村两委干部的工作,充分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唤起了沉寂的党性意识,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