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书与人·旅游指南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品读欧阳修《醉翁亭记》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30日    来源:皖西日报

  陈孝军

  在“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算得上一个重量级人物,其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尤其文中表现出“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和爱民情怀,更是让这一千古名篇广为传颂。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朝廷大臣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因推行新政,触犯保守贵族,被相继罢官,欧阳修认为这是“小人馋害忠贤”“动摇大臣”,对江山社稷不利,于是上书极谏,被贬为滁州太守。在遭受政治打击后,他并没有放弃革新政治的理想,在任职期间,始终主张“节用以爱民”,为政“宽简而不扰”,让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庆历六年,他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作为传世名篇,其文学造诣自然非凡。文章紧扣中心,不蔓不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字里行间体现着文气徐缓而又节奏明快的艺术风格。“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等描写,不仅疏朗爽口,而且极富韵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散文。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赞曰:“韩柳犹用奇字、重字,欧阳唯用平常清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也。”
  与其说《醉翁亭记》是一篇出色的散文,不如说它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作者驾驭文风和高超的语言锤炼功夫,令人拍案叫绝。可谓千锤百炼,语言精工。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在《朱子语类》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据说,这篇游记刻成碑文后,远近争传,人们疲于摹打,甚至于商贾也争购拓本,如遇到关征税所,送给监官,还可免税。《滁州志》这段话,可能有所夸大,但很能说明《醉翁亭记》在当时“洛阳纸贵”的情景,它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欧阳修在开篇即采用画框渐缩法,逐层展示,渐次深入,从整体到局部,一步一景,随着画框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到一点,把文章记述的中心景物“醉翁亭”突显出来,并意味深长地道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抒怀,形象说明作者陶醉于山水之美,寄情山水之乐,是在寻求精神上的自我慰藉。
  然而,行文到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引出夕阳在山,宾客、游人在暮色中乘兴而归的情景,接着即景议论,说明禽鸟之乐、游人之乐与太守之乐的区别。禽鸟知山林之乐,是物性自然之乐,故不知人之乐;人之从太守游而乐,是安闲丰成之乐,故不知太守乐其乐,并强调太守之乐不在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民同乐,从而把文章的中心主题深刻有力地表现了出来,这也是《醉翁亭记》不同凡响之处。
  与民同乐的思想,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组成部分,揭示了“不与民同乐”和“与民同乐”两种不同政治作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孟子要求封建诸侯要把个人享受到的快乐扩展到百姓中去,认为只有与百姓同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才能成就伟大事业。这无疑是闪耀着民本思想光辉的政治主张。欧阳修在《醉翁亭记》所表现的把个人的山水之乐推广为与民同乐的思想,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进步思想。
  《醉翁亭记》所表现出的与民同乐思想,除了主观上受到孟子思想的影响,还有自然和社会两个客观上的原因。滁州山清水秀,为人们提供了乐于山水的理想空间。欧阳修主政滁州,关心百姓疾苦,为官清廉,当时境内清平,风调雨顺,无战乱苛政之苦,百姓安居乐业,才得以游览山水,赏爱风景。由于这些缘故,欧阳修才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滁人游览山水的动人场面,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境况、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
  欧阳修为自己饱览滁州山水而乐,也为自己治滁有方使百姓安宁而乐,他与百姓的同乐,在此有两个接合点:山水之美和政治清平。山水之美使他怡然自适,政治清平使他欣然自得。在很大程度上欧阳修把山水、风物、民情、政绩融合为一种理想境界,视之为兼济天下的成功典型,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等都流露出欢乐的情绪。把与民同乐看作最美好的政治图景和最大的人生快乐,充分表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文学家的高尚情操。
  清代散文点评大家过珙曾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和“太守之乐其乐”,有无限乐民之意,隐见言外,若止作风月文章,便失千里。其实,所体现的都是欧阳修“处江湖之远”时的一种胸襟与气度——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才是《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的真正意义。
  《醉翁亭记》不仅是作者寄情于山水闲适优雅情致的精彩浓缩,又是他遭贬后积极乐观、悠然自得,为人旷达情怀的无限放大,此文不仅具有独步古今的美学价值,更重要的是文中所体现的“与民同乐”思想,对于当今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环滁皆山也!”穿过历史的风烟,跨越时间的长河,怀揣“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观点来品读《醉翁亭记》,这才是我们叩问名篇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