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安置点里的“读书班”

龚旭东 程邦平 廖舒洁 陶慧芳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为进一步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舒城县在满足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想方设法着力丰富安置点内群众的文化生活。
  “请上初中、小学的学生到二楼会议室,有作业的把作业带上,没带作业的上来看书。”这是舒城县柏林乡德仁希望小学灾民安置点内校园广播中传出的声音,喊话的是德仁希望小学校长杨红霞。看到受灾家庭的孩子们在安置点追逐打闹,既不安全,又耽误孩子学习,杨红霞找到安置点负责人,说出自己想在安置点办个“读书班”的想法。说干就干,杨红霞一边让工作人员登记学生姓名、年级和所住宿舍,一边通知教师安排学习时间和准备书籍。“读书班”的第一节课上,杨红霞亲自为学生上课,她从大家正在经受的水灾说起科学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并对“读书班”期间的学习提出要求。
  “政府和学校考虑得真周到,担心洪灾影响我们的学习,组织我们在这里集中看书,还有老师给我们辅导,我非常感激!”刚从德仁希望小学毕业的“小灾民”王雪松微笑着说。看到孩子们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杨红霞说:“这些受灾的孩子很多都是我的学生,看到他们受灾,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想他们的学习受影响,就想着尽量能让他们多学一点!” 
  除了“读书班”活动,7月21日下午,在柏林乡另一处安置点内,一场文艺演出正在上演,黄梅戏、庐剧、舞蹈和戏曲联唱等节目精彩纷呈,安置点内一片欢声笑语。
  “感谢政府为我们送来慰问演出,在安置点还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节目,我们对灾后的生活充满信心!”柏林乡王大姐一边说一边用手机拍照。
  无独有偶,7月20日晚上,在千人桥中心校安置点内,许多村民正围坐在校内广场观看电影。“这里有人专门搞志愿服务,吃饭喝水睡觉都有保障,现在还有电影看,虽然受灾了,但是心里不像之前那么焦急了。”千人桥镇黄成村村民李用菊表示,很高兴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还能看上露天电影。 
  “转移安置的群众已经受灾了,我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情绪需求,因此要在心理安抚上多做工作。”千人桥镇宣统委员方琼说,安置点老人多,后面我们还要多安排一些他们喜欢的电影。
  据了解,舒城县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第一时间组织文艺演出队伍、电影放映队深入柏林、桃溪、千人桥、百神庙等乡镇临时安置点巡回开展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帮助舒缓受灾群众精神压力,提振群众灾后重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