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一道冲不垮的“堤坝”
——六安开发区各村防汛救灾侧记张慧 本报记者 储勇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7月17日至19日,连续强降雨袭击我市。面对异常严峻的汛情,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村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天候巡查值班,排危除险,排忧解困,以实际行动担当防汛抗洪的“排头兵”,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堤坝”。 灾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山源河是中心村主要灌溉水源,连续强降雨下,水位上涨迅猛,汹涌的河水很快涨到双桥街道东大桥,桥面在洪水的冲击下,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危急关头,中心村6位村干部没有丝毫犹豫,他们扛运沙袋,立即封堵桥面溢水缺口,同时,在桥头设置警戒线,全天候坚守,劝退过往人员、车辆,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暴雨越下越大,群众的冷暖安危始终牵动着每位村干部的心。新井村群众住房分散,村书记何良柱冒雨带领村“两委”连日奋战在抗洪一线。暴雨侵袭下,80多岁的五保户王前方的房子“摇摇欲坠”,但老人执意不肯撤离,何良柱不顾个人安危,耐心做老人思想工作。在把老人安全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后不到两个小时,老人的房屋倒塌了,老人感动地说:“要不是村里转移及时,我这把老骨头恐怕就砸在房子里了。” 和平村突击组的姚尚生老人今年87岁,一家三口住在九德路拆迁地段,这次连续强降雨导致他的房子进水,洪水漫进家中达到腰深。和平村书记杨培刚第一时间赶到他家中。看到姚尚生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快速转移,杨培刚和老人的儿子一起抬着他,一路安抚、一路劝慰。安全转移至静安养心苑临时居住点,姚尚生激动地拉着杨培刚的手说:“感谢党,感谢你们!” 暴雨无情人有情。连续多日,立新村“两委”干部“白+黑”值守,不间断对村组进行巡逻,排查险情。村里住房不安全的6名群众被妥善安排在孙城寺小学临时安置点,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安全居所,心里踏实。双桥村“两委”分工包片,对每家每户进行隐患排查。何大树组多户村民住房进水,村包片干部靳长江在暴雨中来回奔波,将1户群众转移到村部会议室,并协助另外9户群众转移至子女家中居住。在医疗室挂完水的孙安勤老人准备回家时,发现回家必经之路刘安路与潘双路路面积水深达1米多,村副书记赵克怀立即背起老人将她安全送回家。 暴雨来势汹汹,做好暴雨汛情宣传预警极为重要。新华村“两委”利用电话、微信群、入户通知等方式,第一时间把雨情信息和防汛救灾知识传达到村民家中,提醒他们确保出行安全,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大桥畈村和黄堰村“两委”安排专人对村内设施进行巡查值守,对辖区内危房、易滑坡、易内涝等情况重点摸排,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及时处置。截至19日雨止,对排水渠排水不畅清淤10余次,村级主干道已恢复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