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西递古楹联
李 伟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4月30日 来源:皖西日报

西递,位于皖南黟县县城东8公里,它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教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这里居住的大多都是胡氏家族的后代。 然而,来到西递,最令人羡慕的是西递那纯朴的民风和文化魅力。这里生活的人们,从容不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清贫却怡然自乐,寓情性于自然之中。这种一切顺其自然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对于那些终年生活在涌动的人流、车流之中,在现代竞争中疲于拼搏,身心交瘁,苦不堪言的人们,便仿佛跃进了时间隧道,在历史的长河中逆流而上,进入一种历史与现实交叠相映的隔世佳境。 怀着对西递古文化浓厚的兴趣,许许多多的人都慕名而来,尽兴而去,这里的古街、古民居、古建筑、古文化和西递人的智慧,都让人们感到惊奇,新鲜和振奋,然而,来到西递更让游人驻足流连的,还是那垂挂于民居厅堂上的一副副楹联,它体现了主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追求和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体味,及对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劝谕,告诫。 在西递古民居厅堂中,悬桂大量古楹联,也是古民居中的一大特色,它以简洁的文字语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生动的艺术手法,吸引了众多观赏者,给人以启迪,以教育。让人仿佛置身于久远的历史文化长廊之中,让人回味无穷,体会多多。 首先我们来到“瑞玉庭”,“瑞玉庭”以其小巧玲珑,厅堂古朴典雅而吸引游客,然而,最具特色的当属其厅堂上悬挂的那幅写“错”字的楹联。这幅联文为“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的楹联,辛苦的“辛”字分明多了一横,吃亏的“亏”字又多了一点,西递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原来,这副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事哲学的人生体味,商人感受在人生和经营中,多付出一份辛苦,就能多收获一份体现自我价值的快乐,而多吃一点亏,往往便能获得更大的便宜。“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其内涵无不让人感到折服。 当我们来到了西递的“履福堂”,厅堂中最具特色的楹联当数那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西递村的兴盛,是建立在商人成功经营的基础上,按理说,楹联应写为“第一等好事只是经商”。这里写成只是读书,使人感到文人常有的那种自命清高,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情结。西递村的商人先读书,后经商,与那些不读书就经商的人,经营成效大不一样,前者往往是运筹帷幄,以一赢十,而后者,往往是为蝇头小利而疲于奔命,而且因为先读书后经商,与那些先读书后做官的人感情上比较贴近,这也是历史上徽商为何比其它地域的商人高出一筹的主要原因。 在西递“笃敬堂”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在这里,作者强调的是“效益”,而把取得效益的手段降在次要位置,无论是读书还是经商,只要取得效益就是好的,这里专以成败论英雄,你读书没有当上官,没做出学问,说明读书对你来说,不是第一等好事,同样,你经商没赚到钱,说明经商对于你来说,也并非第一等好事。对于西递人的智慧,后人真是不能不服。一幅楹联,也道出了西递人的价值观念。 在西递古民居中,类似这样的楹联,还能举枚胜举,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楹联的主人,不强求别人家遵循自己的训导,只是要求自己的子孙这样去做,其寓意令人深思,所以,当人们一踏上西递这块土地,就激动不已,这些楹联形成的文化氛围,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仿佛是一位跨越千年的智者,向每一位拜谒她的人,娓娓讲述那人生深沉的哲理和感悟,给后代人以教育和熏陶。 西递古民居中的楹联,从书法艺术价值来看,可以说是一笔保存完好的艺术财富,而从思想内容来看,站在历史的角度,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以朴素而精辟的哲理,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诱导人们遵循它,自觉进行自我道德完善,从而形成西递人传统上淳朴的民风,造就了一大批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西递人,西递古文化也展示出西递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西递古民居的观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