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华:
新中国民航创业者
皖西日报
作者:李业坤
新闻 时间:2020年04月28日 来源:皖西日报
李业坤
徐兴华(1918—1986),又名徐厚添,安徽省金寨(原六安)县麻埠镇邓家大庙人。1935年7月由吴焕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中国民航事业奠基人之一。原民航沈阳管理局政委,沈阳军区空军党委常委,中央军委红二十五军战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正军级领导干部。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他从大别山金寨麻埠的一位放牛娃,成长为红军的宣传员、红色歌曲的作家,从“红小鬼”“老八路”到成长为人民解放军指挥员和新中国民航创业者、管理者。 1931年11月——1932年5月,在安徽省金寨(原六安)县麻埠任少共区委会任少共委员、儿童团大队长。1932年6月,他响应党的“武装起来,保卫苏区”的号召,在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关键时期,主动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5年11月,他跟随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带领的红25军,按照中央指示,一路长征血战。途中,由吴焕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徐兴华被组织安排派到延安抗大学习,明白了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全力全面抗战的道理,表示随时听从党的号召,听民族召唤,毅然走向全面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1937年12月15日,在北风呼啸之中,想到家乡的松涛阵阵,多年的思乡之情与抗日报国的家国情怀交融在一起。徐兴华想,延安是党中央所在地,也是古代杨六郎把守的三关,加上想到六年没见到大别山的父母等,提笔给家人回了一封情感浓郁、充满民族大义的长信,汇报了自己学习内容和工作生活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全面抗战情况。 徐兴华在信中说,在这里读书好得很。他学习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地理、唱歌等等。他们还经常开会,听到最高抗日领袖毛泽东的讲话。 徐兴华首先坚信:“只要中国能坚持抗战到底,最后胜利必定是中国的。我们中国有极大的绝对的把握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他认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就是我们红军)自改编后已到华北、东北与日本帝国主义强盗作战,他们与日军打了几百仗,取得不少的大小胜利,得到华北、东北以及全中国人民与其它军队的拥护与敬爱,而且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的拥护。 紧接着,他告诉父母:延安府(肤施县)就是陕北的中心地区。陕北(即陕西省的北部)有二十多个县,其中十多个县是苏维埃区域,是刘志丹同志领导、创造的。现在为了统一团结抗日苏维埃区域改为特区,但是原来工农群众所得到的利益仍然存在。 最后,向父母双亲汇报了老乡红军的情况。 徐兴华表示按照父母的谆谆教诲,牢记父母严厉训导:国难当头,要多做事,更要努力!同时以忠诚奉献、担当大责的无私情怀,发誓一定要为了争取中华民族与社会的解放以我们的精力和生命而奋斗到底! 字字深情,句句大义。徐兴华的洋溢感情的回信,反映了抗大战士们全局在胸、勇于牺牲、无私奉献、不胜不休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