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百花园·人在旅途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婺源之行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4月23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七色草720 摄
  七色草720 摄
  朱明

  这次的婺源之行,赏看油菜花海,是心中期待已久的。但春天的婺源,虽为花海,更是人山。车马鱼龙,好不拥堵——看花的感觉未免受到了折扣。不过,这里的油菜花,无限春光,绚烂斑斓,确确实实值得一看,是不虚此行的。
  有人说,油菜花那么多,随处可见,舍近求远,不嫌车马劳顿么?我不觉得,因为我对婺源是另有一番情结的。宋代的朱熹祖籍婺源,他的许多著述也都是以婺源朱熹署名的,足见他对祖地婺源的深厚感情。作为朱姓族人,让我产生了对这个人杰地灵之地游历的冲动。而且,婺源作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名片,让我对婺源之行更是心驰神往。不过,这次因为户外领队的安排,未能有时间去朱子文庙拜谒,只能寄托于下一次了;而且,在对婺源篁岭景区油菜花的一饱眼福之后,我竟淡化了对那种近乎寻根般的愿望与矫情。
  的确,油菜花谈不上名贵,而且花期极短。但万亩梯田花海,就显得浩浩荡荡、锦绣河山了。这是婺源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在这样的季节,来到“中国最美乡村”,走向田野,感受最美的心情和风光,好不痴迷沉醉。我们一行观赏的是篁岭景区。据说,唐代王维的《竹里馆》诗或出于此。“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说的是篁岭的中秋夜景。而在春天,篁岭的主题是梯田花海。刚到村口,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油菜花海了。缓慢排队,乘缆车,上景区。一早的时候,雾纱朦胧,几多神秘;午间时分,阳光不经意洒遍田野,天气豁然开朗,一片灿烂。灰墙青瓦的徽式古民居掩映在油菜花海中,密密匝匝,恰如丹青水墨。篁岭村落,保持着古朴的自我,体现出原始的静谧,让人叹赏出神。春天的婺源是油菜花的世界;和煦的春风,轻柔而舒缓地打开了油菜花苞,唤醒着婺源的春天。油菜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铺洒在山间;从山顶铺散到山谷,如链似带,层次分明。歌德说过,“黄色是最接近于光的色彩”;这里的万亩梯田,光彩夺目,辉煌灿烂;也让游人们容光焕发,兴味盎然。间或蜜蜂飞舞,点缀期间,更是增添几许情趣与美妙。
  在景区,我们游历了天街。其间多是商家的铺面,旅游的产业。虽建筑风格具有明清特色,但是明显的,现代商业色彩更浓。这里的特产毛豆腐,上榜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作了一番品尝之后,与六安著名的臭豆腐相比,并未让我们留下什么深刻的味觉记忆;或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喜好各有有别的吧。
  有心再来婺源,还是油菜花之约;当然,不会再错过朱子文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