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开门”调解 “上门”化解

——金寨县创新打造综治中心升级版本报记者 储著坤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4月22日    来源:皖西日报

  “疫情防控期间,协管员、人民调解员戴着口罩到村里,与村民当面谈,分析问题症结究竟在哪,然后分别做双方思想工作,用两天时间,将妯娌10余年的积怨化解于无形。”4月10日,金寨县白塔畈镇政法委员叶丙刚说,协管员和人民调解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办法,利用他们群众威信高、熟悉村情等优势,从“开门”调解到“上门”化解,真正做到了琐事不出网格,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乡镇。
  如何有效破除基层乡镇、农村综合治理的“肠梗阻”,疏通“主渠道”,推进“网格化”?连日来,记者深入金寨县走访,发现该县围绕“抓基层、打基础,抓平台、促平安,抓防范、补短板”的思路,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整合综治资源,做实乡镇基层综治中心,全力提升人民调解水平,为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治安环境。
  3月17日,金寨县白塔畈镇村民陈某和刘某再次发生纠纷。话说,这两家的积怨已经存在10多年了,当事人是亲妯娌关系,隔三岔五发生激烈冲突,派出所也多次出警调处,可是,双方的症结始终未完全化解。该镇人民调解员张昌道和陈文才走村入户参与疫情防控,了解情况后迅速向镇里报告。“疫情防控期间,两家人都没有外出,正好可以坐下来好好聊聊,身边人调处身边事,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张昌道说起村里的家长里短,心里揣着一本明白账,经过镇、村一起努力,3月19日,双方的矛盾顺利化解。
  2019年下半年,白塔畈镇将废弃的老旧校园进行改造,整合出11间办公室,全部按照规范要求装修布置,将原来比较分散的综治中心、信访接待大厅、司法调解三个中心全部整合到新组建的综治中心。记者走访发现,崭新的办公室、调处室、明亮的现代化接待大厅,如此完善的硬件配置,在乡镇基层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一个规范的平台搭起来,接下来就是组织队伍。为了使综治中心正常高效运转,白塔畈镇将过去从事综治、信访和司法工作的人员,包括政法委员、综治协管员、信访员、司法员统一调整到综治中心,实行合署办公,包括县聘镇用的综治协管员、镇聘人民调解员在内的7名日常工作人员配备到位,新组建的综治中心成功整合后,实现了“方便群众、资源整合、组织健全、合力增强”的一站式服务目标,自去年以来,白塔畈镇共调处各类矛盾242起,成功率达100%。
  在金寨县铁冲乡综治中心,综治协管员梅长福、吴泽伦两位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细心地整理调解完毕的卷宗。如果摸排到矛盾纠纷,他们就迅速下沉,把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早介入早调处。镇里有综治协管员、村里有综治协理员,他们在各自的范围、网格内共同发力,及时了解各类群众热点诉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信息,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金寨县铁冲乡党委书记杜建忠坦言,通过因地制宜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力量,将从现有的老党员、老劳模、老代表、老退伍军人、老村干、老民师、老乡贤等,挑选身体素质较好、政治思想端正、热心社会服务工作、群众认可、组织放心的人,担任镇综治协管员、村综治协理员,让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尽心尽力为村民解难题。该镇新组建的综治中心自2019年以来成功化解了涉及山场界限、婚姻家庭、工程施工、赡养老人等90多起矛盾纠纷,大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平安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近年来,金寨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行一乡一策,将原来分散设立的综治维稳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司法调解中心等3个中心,采取“三合一”方式,全部整合到新组建的综治中心,搭建“实战”工作平台,全县23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全部完成了综治中心“三合一”建设。 
  金寨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李鸿新说:“按照‘六有四统一’,也就是有机构办事、有人员干事、有场所议事、有经费做事、有设施办事、有制度理事,统一制作标牌、统一工作职责、统一组成人员、统一津贴待遇的标准,集约资源、集中人员、集体办公,着力从硬件上完善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各村(社区)也都成立综治中心。此外,还充实了镇综治协管员、村(社区)综治协理员、人民调解员队伍,制订了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极大地激励了工作人员特别是聘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通过创新机制,将人员、职责、管理、考核等4项内容与‘实战’工作平台紧密结合,做到了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推进在一线,感情融洽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