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0 版: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760克“巴掌宝宝”获新生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3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讯(任萱)760克有多重?大约是一把香蕉、十几个鸡蛋,或者是一瓶半易拉罐啤酒的重量。这些都不是,这是市人民医院成功救治的一名超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女婴刚生下来的体重,身形只有成年人的手掌般大小,也是该院目前收治的体重最轻的早产儿。
  姚女士没想到,宝宝会这么迫不及待地想来到这个世界。   
  “产房一个27周+4天早产儿,需要协助分娩。”2019年12月16日23:37,一阵急催的电话铃声划破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宁静的夜。
  一个比成人手掌稍大一点的小婴儿,在NICU住院总李俊豪医生的精心呵护下转入病房,看到她的一瞬间,在场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对于早产儿,医学界有公认标准:孕期28周为成功存活的最低限。而胎龄仅27周+4天,体重仅760克,医学上这样的宝贝称为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三病区主任张传龙说,在生命面前,科室团队义无反顾,拼尽全力挽救孩子,不仅要救活,还要救好!“我们是六安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据介绍,中心于2018年收治一名895克的早产儿;2019年收治过一例810克患儿;760克女婴是中心目前为止收治的体重最轻的早产儿。
  早产儿治疗及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患儿需要过许多关口,并且每个关口都相辅相承,一个关口过不来,满盘皆输。这就意味着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对于科室的硬件、软件水平,医护之间的配合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2019年12月17日一早,张传龙查完房,立即组织科室医护骨干商讨患儿分阶段的诊疗方案,同时组成医护小组对患儿实施特殊护理。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功能暖箱——这一暖箱界的“宝马”,就成了患儿赖以生存的“家”。
  胎龄越小就越不成熟,患儿的心、脑、肺等各个器官都没有发育完全,救治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入院时,监护病房安排了专人对患儿进行24小时照护。患儿“险情”不断,出现呼吸暂停,合并有凝血功能异常、重度贫血、氧饱不稳。为控制病情,主管医生、副主任医师谢晓曼几乎日夜守护在患儿的身边。新生儿医疗团队想尽办法,及时使用LISA技术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双水平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因呼吸暂停,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 
  患儿胃肠功能及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无法自主喝奶。为了帮助宝宝度过“营养关”,医生护士通过脐静脉置管技术,为其建立“生命通道”,也为后续的救治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我们采取口腔运动干预加重力喂养方式,奶量必须精准控制,早期采取每6小时喂一次,每次1毫升!不能过量,否则会出现胃肠道出血、甚至穿孔、坏死的可能。”谢晓曼说,6小时一次、4小时一次、2小时一次,随着病情好转,患儿的奶量一天天逐渐增加,从最开始每次1毫升、2毫升、3毫升到15毫升,并添加母乳强化剂增加能量,一个半月后,宝宝自己能大口地吸奶,每天奶量达200毫升左右。
  虽然在温箱里培育了两个多月,宝宝的皮肤无一丝损伤。“每天洗完澡后,小宝宝还会享受到一项特别护理。给她放轻音乐、抚触,这些方法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儿科三病区护士长许琼介绍说。
  “胎儿的各项机能均未发育完全,抵抗力几乎为零,任何一次洗手不到位、任何一次气道的不通畅,都会给患儿带来致命伤害。”张传龙表示,他们制订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尽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
  为避免感染,每一位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每一项操作都严格执行无菌化。1月3日,治疗20天后,患儿呼吸机终于撤机了。“成功撤下无创呼吸机后,小家伙呼吸很顺畅,活力增强。”主管医生谢晓曼说,在场的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能自己呼吸新鲜空气了。
  “在撤下呼吸机后,其治疗也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张传龙介绍,这离不开科室团队的精细化管理,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稍有纰漏,都足以夺走这个幼小的生命。
  在医生、护士们的精心治疗和呵护下,这名“巴掌宝宝”一天天好转,奇迹般闯过“呼吸关”“感染关”“营养关”等各个关口,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医生对患儿进行各项身体检查,颅脑B超、耳声反射、心脏彩超、视网膜病筛查均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孩子营养发育、反应都很好。
  3月3日,出院时,小家伙体重由出生时760克增加至2165克。第一次抚摸到自己的孩子,姚女士夫妇感慨万千:“生命真的很神奇,我们原本以为会失去宝宝,没想到她现在能这么健康地对我们笑,真是非常感谢医生、护士救了我们的孩子。”
  3月11日,宝宝的父母带着锦旗来到市人民医院儿科三病区,向日夜悉心照料宝宝的医护人员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