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那抹桔红
皖西日报
作者:戚业胜
新闻 时间:2020年03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祝梅生 摄
戚业胜
俩口子年纪相仿,已近甲子之年,在皋城做环卫。男的姓蔡,女的刘姓,老家是裕安区罗集人。平日上班,考虑到就近租的住房,工作地点选择在解放中路。男的在路东,女的在路西,各约150米,为他们的保洁路段。 我认识这两人,是在2019年7月开始。先是女的做环卫,男的从事他业,每天上班接送老伴。去年9月间,男的也上岗做环卫工人。我每每出行晨练,春天夏天早五点,秋天冬天凌晨六点。去时经过路东,返回经过路西,久而久之,他俩桔红色环卫服标志,便深深映入眼帘。 男女身材高挑,体魄健朗,目光和善有神。手拿大扫帚清扫垃圾,动作明快,沉稳有力。看上去,比在田园耕作驾牛扶犁梢更显轻便。他俩在各自的责任路段且行且扫——形神专注,几不落坐。心中的目标要让道路光鲜净洁,给路人一个清新的环境。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现人传人后,老俩口根据环卫部门的统一部署,上班佩戴了医用防护口罩。女的性格外向,见我走近时,高声大语朝我说开:“我看电视上说,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以及接触传染。依我看,病人的吐痰也不能看轻了,要是咯在路上,好人路过吃了灰尘,要么打在鞋底上带回家,容易碰上口鼻眼手,不犯病,心中也不舒坦……”男的说话间,见人行道上痰液两朵,俯下身,用筐中夹子夹纸,仔细擦干除净。 我傻傻地问她:“路上的吐痰多吗?” 她点点头:“不少啊。” 女的巡视路面如寻针,自言自语道:咯痰的人,咋不晓得胡乱吐痰有害呢? 我又说:保洁以来,您们是个有心人。她憨厚地答道:“现在电视上都讲了外地城市、乡村很多保护环境、垃圾分类的法子。俺们乡下人笨眼光,做事还得靠人。大人小孩子要和他讲道理,垃圾分类从每家每户做起,让垃圾跟着人走,不要乱随手丢,更不能随地吐痰。大伙们齐心协力做,垃圾分起来,长久了,环境自然干净。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只会利多害少。” 干道杂物,人行道痰液,边边角角的树叶、纸头等,逐一不漏揽入筐中。树坛、道边绿带,护如眼睛。其间垃圾,尽力用手夹捡除。凡歪斜的小树都扶起来,分明超越了他们的职事。 寿县众兴镇的高女士,与这俩口子是对班上的保洁工。中午、晚间时段,负责接任上班人的3倍路段保洁。年方四十出头,家中排行老大,因多种原因读书较少,从事环卫保洁3年了。和善乐观认真,几年来把工作任务当作自家事来做。 去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高中的孩子叮嘱母亲病毒会人传人。每天下班回家十分关注电视上播出的防疫知识——“传染源主要是病人的飞沫、接触等。”因此,道路除痰默默成了她的首要任务。边走边比划着和我交流:“讲卫生,保健康,大人孩子养成卫生习惯,比啥都管用。街道上的每个人,从自己、每件事做起,一日一月长年下来,一代一代传下去,依乡下人的粗心思,能见效。”说话间,俯下身,把花坛中歪斜的小树扶正,用手将根部的土层压实。起身时,脸上显露宽慰的神情。 用感官触摸城市的环卫工人。他们是一方天地中平凡的劳动者,是城市文明的践行者。清扫守护,须叟不可离缺。与他们告别时,我不由自主地回目仰视,眼前身着桔红色的仨人,分明是皋城数千名环卫人的代表。他们用良知担当、奉献火热的心,护佑着小城的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