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抗疫复工奏响“协奏曲”

——金安经济开发区规上企业复工率达77%本报记者 刘扬 通讯员 甄茂强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2月28日    来源:皖西日报


  安徽环友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李乃周在生产线上忙碌。                     本报记者 刘扬 摄
  2月14日,六安天业集团饲料有限公司率先复工;
  2月17日,30家企业复工;
  2月19日,60家企业相继恢复生产;
  2月22日,90家制造业的车间机器运转;
  截至2月24日,共有106家工业企业接到金安经济开发区(下称金开区)管委会发出的复工批准文件。
  “在疫情严格防控期间,开发区管委会强化‘网格化’管理和包保服务,坚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两手抓、两不误’, 采取‘五看四问三到场’工作法,有序抓好复工复产。”金开区经贸科技发展局局长张新彬说。
  安徽环友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PCB线路板专用铣刀的企业,智能化、精细化程度高,6条生产线日产5万支刀具。2月24日下午,技工李乃周戴着口罩,身着严实的防护工装来回在生产线上巡视机器运转。李乃周对记者说:“工区一天4次消毒,职工进公司,有一整套消毒、量体温程序,生产跟以前一样,只不过是错峰上岗,工餐是餐厅送到工区,我们就在自己工位上吃。”
  李乃周一人负责两条生产线10台机器,每班8小时,全天候歇人不停机。该公司生产负责人孙明介绍:“往年节后的正月十六,公司全面复工,今年受疫情影响,75名技术工人有30位返岗,加班加点,工区24小时运行,工人分三班不间断生产,产能已经恢复到60%。”
  春节前,环友科技有限公司拿下一笔两千万的定单,客户催货催的紧。公司总经理刘武庆既着急又充满信心地说:“金开区管委会包保企业的干部深入公司指导,使我们及时掌握疫情防控信息,解决了生产用的部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保障问题,2月15日,金开区首批批准我们公司复工,尽管目前的产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但产能可以灵活调整,我们每天都在积极行动、调度、拟定预案,疫情耽误的工作3个月内完全可以追回来。”
  智能产业是金安经济开发区工业运行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复工得到了开发区全方位的保障服务。在复工前,金开区相关部门与区内30多家智能企业建立了对接机制,制订包保责任制,限期完成疫情防控和复工的各项工作。
  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穿上专用鞋套、戴上防护帽、换上消毒服、洗手消毒、风淋室除尘……完成严格防疫手续后,记者进入诚宇包装科技产业园第一车间。车间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机械手臂不停挥舞,戴着口罩的工人有条不紊地工作。
  诚宇包装也是金开区首批复工企业。疫情发生后,“老乡鸡”支援武汉抗击新型肺炎,急需餐盒运送餐品。2月1日,库存餐盒全部出库后,总经理王颖在完善防控措施的条件下,组织六安本地工人提前复工,开足马力,昼夜赶工生产10万件餐盒。记者采访时,王颖说:“新冠肺炎对企业影响很大,诚宇包装停产一天损失就达60万元。诚宇包装的工人相当一部分是外地来六安的务工人员,受疫情防控影响,职工返岗率还没有达到满负荷运转的工量,另外,由于物流存在不确定因素,原材料供应紧张。”
  针对疫情给企业复工带来的挑战,金开区各部门启动应急处置方案,不仅成立物流等专项服务团队,还为相关配套企业返岗人员免费提供专门场所进行隔离,同时,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和本地待岗就业劳动力资源的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区经贸科技发展局局长张新彬说:“金安经济开发区承担着金安经济新‘增长极’和呼应省会经济圈‘先行区’的重任。在当前形势下,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两手抓,在严格抓好抓细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为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
  来自区经贸科技发展局的统计显示,目前金安经济开发区企业复工率约为70%,其中规上企业复工率达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