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六安市人民医院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19年12月30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讯(任文萱)12月26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六安市人民医院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大会科学研判了医院置身于新时代新医改的战略机遇,系统谋划了医院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开启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全省一流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新的征程。
201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面对医改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六安市人民医院第五届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新时期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深化内部运行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进程,推动医院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不菲的业绩: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医改“三同步”;通过等级医院复审;荣获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优秀范例奖”;获得第九届六安市文明单位称号;综合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排名在全省三级医院综合排名位居第一方阵;成为全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率先在安徽省通过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标准符合性成熟度等级(ITSS)评估;与德国汉诺威地区医院集团结为友好关系……
贯彻医改政策,改革完善就诊服务体系。坚持公益性质,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卫生与健康政策,牵头完成药品带量采购,率先在全市启动耗材带量采购;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城市公立医院医疗集团模式,全面升级医联体建设,与县(区)乡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完善预约转诊制度,构建预约转诊网络,实现基层首诊、有序转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
推进内部改革,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着力推进院科层级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建立科主任领导下的科室民主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评价体系和分配机制;有序推进门诊体制改革;改进后勤保障模式,推进后勤水电气等运行保障外包服务。
深化内涵建设,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全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着力加强亚专科建设,打造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创伤中心和儿童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启动“人才树”工程,建立医务人员院外进修基地,有计划选派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加强医疗、护理、药学、院感、医保农合、后勤保障的全面质量管控,促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优化服务举措,大力提升服务品质。以患者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立院长代表制度,加强志愿者服务、窗口早值班、医技弹性值班制度,改革患者回访模式,推行预约出院模式,设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开通多学科联合门诊预约和诊疗服务等方式,优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环境,着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加快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智慧医院。在推进“互联网+医疗”进程中,建立面向质量管理的移动医疗、移动护理、手麻系统、院感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等数据集成平台;引入互联网+、智能化、云服务等技术和理念,转变服务模式,实现银医自助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以PACS远程会诊为基础、以影像云建设为契机,推进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心脏关护、远程医疗会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远程医学领域拓展,通过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流程改造相结合,推进医院服务提质增效升级。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推动全科儿科楼项目复工建成启用,建成医院西侧生态停车场并开通医院南通道,启用门诊部钢构用房,有序推进门急诊改扩建项目和内科DSA中心项目,协调推进西院区、东院区肿瘤医院建设;更新升级医疗装备;全面加强对保洁、电梯、等外包项目的服务质量考核;深化平安医院创建。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讲严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以市委巡察整改为契机,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不断加强行风建设,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