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帮扶精准化 暖了职工心

——六安市实施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侧记本报记者 王元军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2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今年,省政府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民生工程。根据省总工会和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市总工会全面实施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积极构建和深化困难帮扶体系,不断提升工会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全市帮扶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取得实效。
困难职工识别精准
  自2016年我市开展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以来,全市各级工会高度重视,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市建档在册的困难职工数由2016年的11661户下降至当前的977户(其中,省级以上档案907户),圆满完成了10684户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任务。
  2019年,为落实好省总工会“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年”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工会再一次开展建档在册困难职工的走访调查工作,并对信息比对超过半年的困难职工家庭,重新进行信息核对。各级工会根据困难职工建档全覆盖、不遗漏的要求,在规范困难职工申报审核流程、提高困难职工建档覆盖面上狠下功夫。市总工会下发《关于做好困难职工按月申报审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工会和市直基层工会对符合建档条件的困难职工实行按月申报。县区工会克服人员少、辖区范围大、山区人口分散性强等困难,特别是山区,几十个乡镇,工会干部的足迹实现全覆盖,多次召开先去基层工作会议,部署走访工作,力争做到应助尽助,扩大帮扶面。由领导班子带队,通过乡镇街、村委会、社居委,对下岗职工、低保户、农民工、贫困户(助学)等没有工会组织覆盖的重点人群进行摸排,对符合条件的积极申报,提高了困难职工的建档率。
  截止到今年10月底,全市建档在册的1361户困难职工,除失联等原因外,全部走访到位。同时,根据民政比对结果,对最新的收入支出情况等材料进行了重新复核和依档帮扶,并建立了帮扶联系人制度,确保“符合建档不落一人,不符标准不进一人”。
精准施策解困脱困
  10月14日上午,六安精工钢构职工李银宝给市总工会工作人员送来锦旗并表达感激之情。李银宝表示,几年来,市总工会一如既往的帮助他家,为他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李银宝是六安开发区精工钢构公司的一名职工。2015年,在公司上班时遭遇车祸。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加之生活压力大,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市总工会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时发现,1983年出生的李银宝,父亲早逝,家中欠下债务,其母亲和妻子孩子住在韩摆渡镇的老家,一家四口仅靠李银宝在公司打工维持生活。自此,通过市总工会和公司工会的协调和依据相关政策,工会组织给予李银宝家中每月300元的特困固定补助,还协调韩摆渡镇政府为其一家人申报了低保。2017年其妻子意外怀孕,怀孕后身体不适检查发现患了肾病。因身体不好,二孩早产,妻子又要常年吃药不能工作,李银宝一家的生活顿时陷入绝境。市总工会得知情况后,经过审核,将其纳入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项目,每月固定补助提高到500元,并享受特困家庭补助和职工大病救助等相关政策。
  为了让更多困难职工享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好处,我市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市总工会和各县区工会分别于今年4月份和10月份,在各级民生办的组织下,开展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民生工程政策集中宣传活动,提高政策知晓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级工会严格遵守“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打卡发放”的帮扶资金发放原则,按照规定标准发放帮扶资金,同时接受省总经审办的专项检查。
  截至今年11份,我市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共开展生活救助693户、金秋助学312户、医疗救助248户,累计发放各级资金900多万元。经过帮扶,全市实现了1253户困难职工解困,687户困难职工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