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社会视线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小组长”发挥“大作用”

卢贤傲 本报记者 宋金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1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编者按: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本期,让小编带你一起去看看农村的美丽风景、朴实民风以及我们可爱的百姓。

  村民小组长作为最基层的“长官”,不拿工资,却要经常操劳乡亲们的生产和生活上难事,关心村民公益事业,带头领办民生工程。在舒城县干汊河镇有500多个村民小组长肩负这样的使命,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基层一线。
为温暖乡邻 她胸怀热心肠
  在干汊河镇春塘村,提起车岗村民组长黄得转,大家会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她是一名女共产党员,今年56岁,对人对事都有着一副热心肠,热心带着大伙修路清渠、扶贫济困,谱写了一曲爱的篇章。
  春塘村车岗村民组通组道路狭窄且坑坑洼洼,每到下雨天格外难走,这条路也是组里小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路况差对村民骑车送孩子上学来说隐患更大。黄得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和车岗村民组村民商议修路的事,组织本组青壮年拓宽改造通组路基,为硬化兴修通组水泥路打好基础。黄得转担任组长后,看到车岗村民组水塘和水渠年久失修,影响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又组织大家清理扩挖组内大塘,清於疏通组里灌溉毛渠。路渠修好后,村民们出行方便了许多,农业生产用水也方便了,村民们对此举赞赏有加。
  春塘村车岗村民组贫困户李独宏,她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伤导致瘫痪,长期卧病在床。为了生计,她丈夫需外出打工做活,每当她丈夫出门不在家时,黄得转都主动过来帮她一把,给她送吃送喝,将她从床上抱到轮椅上,陪她聊天,给她解决精神上的苦闷,鼓励她振奋精神积极面对生活。她身体不舒服时,黄得转帮助她联系医生上门就医。黄得转对李独宏的无微不至照顾,赢得当地群众一致好评。黄得转不仅在生活上十分关心照顾李独宏,还在生产上帮助她。考虑到李独宏家庭贫困缺收入,且李独宏长期躺在床上无事可做,黄得转就帮助李独宏领料让她力所能及在家靠手工编织毛线鞋、加工衣服,增加点收入。李独宏不会做,黄得转就手把手教,待她衣服做好后,黄得转上门来她家收货,帮助她送到干汊河集镇服装加工厂。就这样,李独宏居家加工衣服每年增收8000元。
  黄得转不仅帮助本组贫困户,也将爱的温暖洒向春塘村其他村民组贫困户。春塘村贫困户鲍在金家3口人,女儿不幸患肾病综合症而因病致贫,贫困户张先银家3口人,女儿不幸患有精神残疾二级残而因残致贫,贫困户汪远年家3口人,儿子出现智障残疾、丈夫不幸患心脏病而因病致贫。为了帮助这些贫困妇女力所能及居家就业增收,黄得转通过熟人联系到干汊河集镇安语服饰加工厂,给这些贫困户领来半成品衣服,让她们在家加工增加收入。目前,这些贫困户仅居家加工服装每年就增收7000至8000元。
  以前家里人不理解她,说她多管闲事,但当看到受助贫困户在她的帮助下逐渐点燃了生活的信心后,家人明白了黄得转做这些善事的意义,如今也非常支持她的工作。
为兴修通组路 他磨破了嘴皮
  位于干汊河镇西南部的严冲村大庄村民组有两个自然村庄,180多户村民居住比较分散,虽然严冲村内主干道通水泥路,但到大庄村民组通组入户道路仍然还是较窄的泥砂路,每遇雨天此路泥烂路滑难行。年过七旬村民组长汪士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彻底改善村民出行难问题,筹措修路资金和商讨施工方案,他挨家挨户喊来各户代表开会,把自己深思熟虑的修路方案和筹资办法向大伙们说明清楚,得到大部分村民支持。但仍有少数村民考虑自家门前接近村主干水泥道路不愿意修路,还有村民因居住较分散修路长不愿意多出钱修路,因此村民会议争论不休不欢而散。
  汪士树集中精力针对少数疑难户上门做说服工作,开始几天上门做工作都没能说服疑难户。汪士树的老伴和子女们都劝他别再上门做无用功了。他仍然坚持不懈继续上门,最终说服打动了那些疑难户。村民集资很快到位。为了公平公正用好修路资金,他在组里找了几个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理事会管理使用修路资金,实行工程招标,动员沿途村民移走挡道的草堆、拆除路边厕所,为连接村主干道、修通组路奠定基础。
  路修好了,汪士树又考虑到组内留守老人和小孩夜间行路不便的问题,琢磨起安装路灯的事。他算出本村民组分散居住的五十多户人家至少需要安装十盏路灯,大约需要筹资2万元。考虑到本组村民刚才筹资用于修路,再要求村民筹资安装路灯确有困难,就找到本组村民汪士江,把自己筹划安装路灯的想法告诉了他,并邀请他和自己去滁州,找他外出滁州创业有成的侄子汪广艳捐资安装路灯。捐款事宜谈妥后,汪士树回家后,立即安排利用汪广艳的捐款在本村民组通组路上安装十盏路灯。路通了,灯亮了,全组村民齐夸汪士树操劳兴办的公益好事,他也因此被村里推选为优秀村民组长和优秀共产党员。
为修路清障 他带头动手干
  今年,“组组通”道路兴修工程在大院村南塘村民组实施,因路面加宽要占部分群众耕地,需要说服动员。现年62岁的南塘村民组长方贤友耐心细致地挨家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向组里群众宣讲修建村民组路得益于党的民生好政策,积极动员大伙们抓住机会、齐心协力修好通组路,造福全组乡亲。一席话说得大伙心里亮堂,沿路占用到农户的耕地,被占地农户主动配合。
  修路占用群众耕地的问题被方贤友说服解决了,还需动员群众清除地里庄稼青苗,眼看绿油油的庄稼将要被清除,涉及到的群众又有些不舍。为此,方贤友又耐心谈心说服,带头动手清除了自家被修路占用的地里庄稼青苗。大伙纷纷将各自被修路占用的地里庄稼青苗全部清除掉,确保了南塘村民组道路顺利施工、按时完工。
  组里路修通了,方贤友又考虑到组里人居环境整治的事。在镇政府开展的每个月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活动中,大院村两委要求集中清理乱堆乱放杂物,重点布置清除村庄路边有碍观瞻的草堆、柴堆和鸡棚鸭舍、简易钢构平房等建筑物。但组里群众平时都习惯烧草和木柴,还有养几只鸡和鸭自家食用,现在要求他们无条件拆除这些柴草堆和鸡棚鸭舍,他们思想上还存在抵触情绪。面对此情,方贤友在开展说服教育的同时,先从自家带头动手。组里群众纷纷将跟着各家有碍观瞻的草堆、柴堆和鸡棚鸭舍、简易钢构平房等建筑物拆除干净。方贤友还每天早晚带头拿起大扫帚,打扫村民组路上的落叶等脏物。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南塘村民组群众都自觉养成勤打扫房前屋后垃圾、将垃圾集中投放垃圾桶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