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强监督 畅通“民心路”
——市纪委监委推进农村公路道路畅通工程暨扩面延伸工程建设整治侧记本报记者 杨曦 张世巧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19年11月13日 来源:皖西日报
“以前都是砂石路,我腿脚又不好,现在路面修好拓宽了,我和老伴出门方便多了。”说起门口新修好的路,家住金安区横塘岗乡九里冲村长青路边76岁的胡为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路好了,买了车,不忙我就骑上电动车带着老伴去镇里转转。”胡为发高兴地说。 2019年4月,这条计划修建4.77公里的乡道,由于流标等原因,迟迟没有开工。8月份的时候,市纪委监委、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农村公路道路畅通工程暨扩面延伸工程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时发现该问题,通过整改重新招投标,9月底如期完工。现在,周边的村民可以方便安全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进出家门。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确保把每一条农村公路都建成乡村振兴路、产业发展路、群众致富路。”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7月下旬以来,为深入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做实“六案例六检视六提升”活动,市纪委监委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2016年至2018年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暨2019年扩面延伸工程建设专项整治工作,认真查摆、坚决整治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暨扩面延伸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六安市农村公路道路畅通工程暨扩面延伸工程建设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后,我市迅速启动集中排查工作,明确工作任务,按照整治方案所列整治内容和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同时,针对专项整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薄弱环节、制度漏洞和工作短板,注重在源头治理、效能提升、制度纠偏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规范化、制度化,构建长效机制。 层层压实责任,逐级抓好落实。各县区积极对照《六安市农村公路道路畅通工程暨扩面延伸工程建设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整治重点,逐路逐项目对2016年以来实施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扩面延伸工程开展自查自纠,重点对建设计划落实、建设进度、出借资质、承揽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履职、资金拨付、档案资料、交付竣工以及“七公开”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排查;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收集发现农村公路建设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对排查的问题和发现的线索建立问题、责任、整改清单以及整改台账,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逐一盘点销号。结合我市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活动,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重点针对招标投标、虚增虚报、偷工减料、侵占挪用四类突出问题聚焦整治。目前,各县区自查自纠发现违规招标问题11件,虚增虚报问题14件,偷工减料问题34件,侵占挪用问题30件,均整改完毕。 “对照问题线索台账,建立责任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对存在的问题一件不放过,逐一纠正,件件整改。”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据悉,专项整治工作中,对查处的扰乱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市场的参建单位,按照《六安市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监督管理部门诚信评价细则》进行评价,并将其投标资格限制信息传至六安市公共资源交易诚信评价信息系统,直至列入黑名单库。同时将查处结论纳入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公路工程建设市场信用评价系统;统筹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查处涉及资金、政策落实、干部作风等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共开除党籍开除公职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诫勉谈话10人,警示、提醒11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1人,收缴违纪违规款额107.29万元。 据悉,下一步我市将及时总结专项整治工作,查找问题原因,着力弥补制度短板,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健全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考核问责等长效机制,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从管理的薄弱环节抓起,坚持实事求是、务实管用的原则,抓好长效机制建设,以制度建设巩固深化整治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