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经济视点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加减乘除”助脱贫

本报记者 谢菊莲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1月08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记者 田凯平 摄于霍山县磨子潭镇
  本报记者 袁洁 摄于霍邱县马店镇
  本报记者 袁洁 摄于叶集区姚李镇
  从省城到连墩村,有多远?江淮分水岭的农作物,每季种什么?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做哪些事?如果放在两年多前,对农村工作纯属“门外汉”的席曦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如今,言谈举止间感觉自己已成为正儿八经的“村里人”,张口闭口“我们村”,皮肤也晒得渐黑,席曦再不是刚来时的书生模样了。
  2017年4月下旬,得知选派干部驻村扶贫的消息,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工作的席曦主动递交了申请。从大学毕业,又走进高校,从未离开校园的席曦,迫切想要补上基层这堂课。他想,只有扎根这片宽厚博大的土地,在一线实践中摸爬滚打、经受锤炼,才能更好地淬火成钢、读懂人生。
  到金安区孙岗镇连墩村驻村担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没有可以照搬套用的公式,要得出“村出列、户脱贫”的圆满结果,席曦认为,应当做好扶贫工作的“加减乘除”。
  做好“加法”,首先要围绕增收致富做文章、下功夫。在村集体层面,支持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推动传统脆桃生产出亮点、成品牌,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立村级集体所有制企业农产品销售中心,助力集体经济“造血”发展;建设光伏村站,实现稳定获益;村有资金入股优质企业,集体土地流转、房产出租,开创资产收益新路子。在贫困户层面,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双轮驱动,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各种“创新版”帮扶手段不断推出,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让致贫问题有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栽下“摇钱树”,打造“聚宝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良好态势逐渐形成。
  做好“减法”,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消减障碍,防范风险。大排查、全覆盖、回头看,走村入户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刚一开始,席曦便真听真看真感受。锅台灶头、米缸面缸、铺盖垫被、床头衣柜,天花板、水龙头、牲口圈、小药箱,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切实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帮助力排后顾之忧。扶贫就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他一有空就学习研究扶贫政策,合理申报、落实兑现产业奖补,减少种养成本;让健康脱贫“351”“180”扶持到位,看病就医负担大幅减轻;家庭医生服务应签尽签,按季履约;低保、五保、高龄津贴、临时救助等社保兜底及扶持残疾人生活救助、护理补贴等据实申报,打卡发放;“消危行动”不漏一户一间,确保群众住上安全实用暖心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中职、大学各阶段奖助补贷,一个都不能少。
  做好“乘法”,最大化利用外部各种优势资源,转化为成倍助推脱贫攻坚的能量。席曦依托派出单位和自身资源,积极争取资金、政策、项目、智力等全方位支持,修通了组路,新建了办公房,增容了变压器,修缮了当家塘,设立了培训室,扩大了活动场,村级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日渐向好。两年多来,有的镇村干部第一次获得了来自大学的培训证书,有的留守儿童第一次去往省城游学见识了海洋动物,有的农户第一次祖孙三代在自家院子拍摄了漂亮的“全家福”,有的贫困群众第一次通过75寸大屏幕一体机在线学习了禽畜养殖实用技术,有的乡亲第一次领略了自小生长的这片天地在无人机航拍镜头下竟是如此美如画幅。
  做好“除法”,厘正各方关系,激发内生动力,抑制阻碍脱贫攻坚的负能量。出于种种因素,贫困村干群关系失谐现象并不鲜见。沟通干部、联系群众,就成了驻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鉴于自身多年行政工作经历,席曦主动与村干部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帮助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入户走访倾听群众诉求,化解群众心结,搭建干群互信互重的桥梁和纽带。由于扶持政策有别,不同年度贫困户、非贫困户与贫困户之间难免形成攀比。消除因待遇差别引发的新矛盾,席曦总是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潜移默化中增强非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的认同,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观念贫困、意识贫困,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让贫与非贫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2017年,连墩村顺利实现整村出列,整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19.17%降至目前的0.79%,帮扶成效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谈起驻村扶贫个中滋味,席曦有着深刻的体会,可谓酸甜苦辣都有尝过。席曦告诉记者,能亲身参与中国扶贫事业,在奋斗中磨砺意志,正是他选择驻村扶贫的初心,但最终收获的是“甜”。席曦说起今年初春的一天,寒潮来袭,他顶风冒雨前往贫困户张大爷家,商讨产业发展项目。大爷见席曦衣着单薄,悄悄到里屋取出一件外套递给他,亲切地说道,小伙子,若不嫌衣服旧,就赶紧穿上,千万别着凉!“那一刻,我暖在身上,甜在心头,在群众眼里,我这个‘省城客’早已成为了乡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