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青雾的潘园人
——读六安青年作家潘梅的长篇小说《青雾》
皖西日报
作者:周学勇
新闻 时间:2019年11月06日 来源:皖西日报
我和潘梅是素不相识的“熟人”。说“熟人”是因为她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淠河》、《皖西日报》等刊物上。而这些刊物我也是它们的读者和作者。
一天,我从市作协副主席韦国华间谈中,得知潘梅是市解放路小学教师、青年作家。今年著有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两篇中篇小说和多篇散文。她年富力强、才华出众。
于是,我和她联系后,便得到一部精装本《青雾》。
我翻开《青雾》,便逐页逐句翻阅着,读着、读着,动人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我,鲜活的人物形象感动着我,生动朴实地描述感染了我。我爱不释卷,废寝忘食将这部长篇小说一气拜读两遍,有些章节甚至拜读数十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青雾》有序言,全书43节,共22万多字。是写皖西大地上叫作潘园的古老村落,它背靠大山,面对一条河,叫淠河。潘园,厚重的黄土地,幽深的竹林,浓厚的青雾,残垣断壁的草屋,笼罩着潘园,孕育出纯洁、朴实、善良的潘园人。在经济建设大潮中,年轻力壮的潘园人,有的成双成对,有的单枪匹马,卷入城市建设中,发挥光和热。
《青雾》有家园情怀,有爱恨情仇,有美丑善恶,有酸甜苦辣。全书以潘园为中心,以四爹的大女儿春花为内容,展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爹有两儿两女,共六口人。四爹患有支气管炎哮喘病,但还坚持在黄土地里劳作。他读过两年私塾,附近村谁家有红白喜事,总请他记礼单,喝杯酒。作家在书里对他的叙述不太多,但他的言行感染一些人,充分反映出农村老人憨实、淳朴的高尚品质。
四爹四个孩子中,老大春生是光棍汉,家里穷没彩礼为他娶妻成家,他天天寡言少语,愁眉不展。老二春花儿时脚腕子被砸伤,成了瘸子。老三春玲、老四春兴尚小,整天无忧无虑地玩着。
春花青春年少是一朵盛开怒放的鲜花,让人百看不厌。她不仅长得俊俏,性情温和善良、勤快,因她是个瘸子,没上过学,整天在地里忙碌着。她的一生经历过三次婚姻,历经磨难,饱尝艰辛,第一次婚姻内情是:淠河下游有个迎河村,村里有个寡妇是“巫婆”,她的儿子“二青头”李德好没有老婆,许诺一千元彩礼。四爹听了媒婆劝说后动了心。他想用这些彩礼给春生换个哑巴媳妇,再盖两间瓦房。
看家那天,李德好的行为让春花羞愧难言。她回家后跪在四爹面前痛哭流涕,不愿这门亲事。当春花看到退亲无望,便投水自尽,辛亏被二叔救出。
见春花醒了,四爹呜呜的哭着、唠叨着,作势用头往墙上撞。春花抱住四爹,毅然决然地说:“我嫁,我嫁,这是我的命……”从这一举动可以看出,春花为了哥哥传宗接代、后继有人,为消除父母的后顾之忧,甘愿牺牲自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婚后,春花忙家务,又忙着为别人家洗衣服,挣些钱为家中添补。李德好却整天在外面偷鸡摸狗,无恶不作。春花劝他不听,还遭到婆婆痛骂。经常被偷的人家撵上门,要物、要钱,打得李德好鼻青脸肿,春花向来者磕头求饶,拿出洗衣服钱赔他们。平时,春花无缘无故遭到李德好打骂,折磨,怀孕期间也是如此。特别是生个丫头时,生后四天婆婆冷脸相待,不仅没给糖水鸡蛋吃,还指桑骂槐。李德好揪准春花的头发在地上拖着,从厢房拖到堂屋,拳打脚踢,又往小肚子下面接连几拳,喊着:“叫你不生儿子……”春花的肚子疼如刀绞,在地上翻滚,地上血糊糊一片。
幸亏春玲、春兴来了,喊来乡亲,“巫婆”也回来了,她先看看儿子,安慰一番。然后对大家说:“没事,是余血没流净,躺一会就好。”
愤怒的春兴借来了一辆拖拉机,姐弟三人回到潘园。
次日,天刚麻麻亮,春花想孩子心切,便赶回迎河。
春花看见孩子呼吸微弱,脸色蜡黄,不哭不闹,她吓坏了,婆婆却说,“我上香祷告,一会就没事了”。
片刻间,孩子停止呼吸。
春花终于离婚了。这一段非常感人,我对春花的遭遇流下同情的泪水。对李德好母子的做法咬牙切齿,痛心疾首。
李德好的下场是:残酷无情施家暴,妻离子散一场空。
春花第二个丈夫是冉奎。这年夏天汛期,洪峰冲破河堤,冲倒房屋将冉奎砸死,撇下一女叫明月。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过着可怜巴巴的日子。邻居们多次劝她和冉大贵拢家。冉大贵是冉奎的堂兄,老婆去世十多年带着儿子石头生活,他为人厚道,春花对他很了解。当年春节,他俩拢家了。俗话说,宁挎讨饭筐,不做人晚娘。不久,石头经常打骂明月,春花想:小孩子磨牙是正常,于是对明月劝说、安慰、批评;对石头处处关心、疼爱。石头长大了,春花省吃俭用又借八万元盖两间楼房,买好彩礼,把媳妇娶回家。
后来,举家外出打工,挣钱还账。不料儿媳离心离德,背着婆婆将全年工资预支完又超支。春花深感心灰意冷,分了家。
石头和桃杏住在工棚里生活很寒酸,看看现在,想想以往深感内疚,打算向继母认错。几次见面不好开口,加之,桃杏不久要临产,怎么办?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冉大贵整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春花看透了他的小心思,便说:“你害的病我知道,这样吧,把儿媳接回来住,桃杏的月子和孩子我伺候,孩子大了,我带回迎水……”
冉大贵有了孙子,忙着加班、挣钱给孙子上学,不料出了事故,胳膊残废了。一天,春花对孩子们说:“我把你爸和孩子带回迎水,你俩放心,我会把小宝带好。家里欠款都还清了,所有的积蓄都给你们。”说着交出一个存折,没等石头回话,存折被桃杏抢去。
几十年来,春花经历三次婚姻,受尽苦难和折磨。如今,她顶着白发,脸和橘皮一样,一瘸一瘸地忙碌着,忙农田,忙家务,忙缝纫店,忙接送孙子上学。为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媳、孙子忙里忙外。表现出春花宽宏大量,任劳任怨,善良、包容伟大胸怀。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把春花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写的栩栩如生,波动读者的心灵,人们读起来扣人心弦。
作者在书中用简练、鲜明的书写了春玲、春兴和冉大贵。春玲飞出潘园在小镇当上老板娘。春兴在城里租间门面做烟酒生意,聘请春花当营业员,她发现弟弟卖假酒,当面训斥他,要他维护国家法律,不做犯法事,改邪归正,弟弟狡辩,春花一气之下辞去工作回家了。后来春兴认识到自己做的不对,立即改正,生意越做越红火。
淠河治理工程开始了,冉大贵的房屋被扒,国家赔偿他35万元。冉大贵向村支书胡搅蛮缠想多要钱,被春花制止。冉大贵用房屋赌博输了三万元,罚款两万元。春花对他循循善诱,做思想工作,直到改了为止。
作者在《青雾》里安排退伍军人张务军,是再好不过了。他是村长的儿子,父亲靠“关系”把他安排在镇政府开小车。春花对他动了情,有了爱慕之心。正在这时,镇长的女儿黄干事爱上张务军,张务军选择了黄干事。婚后,镇长把他转为文化站正式干部。随着时代变迁,七站八所减员,张务军下岗了。黄干事对他侮辱、谩骂、讽刺、挖苦、甚至殴打,后来张务军消失了。从这件事悟出一个道理:做人要正直、谦虚,不能见异思迁,高傲自大,眼中无人。
作者在小说的谋篇布局上下了一番功夫,故事如何铺陈,情节如何设置,细节如何舍取,人物如何安排等都做了精心谋划。她采取了围绕中心,有主有次,突出重点,动用了直叙、倒叙、伏笔和情节交差的方法。用春花三次婚姻贯穿始终,突出主题。小说结构严谨,情节跌岩起伏。写景、写人、写事很好地融会在一起,是部好书。
我推测《青雾》将有续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