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教苑絮语·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到底是谁的错?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0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汪莹

  作为一名老师,你可能会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发现,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一个“坏”孩子。
  去年九月,我走进了一年级5班的教室,即将带领一批刚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娃娃们迈入人生新的征程。
  他们真的还只是娃娃,出了教室门就找不到回来的路了;鞋带散了只能哭着来找我;玩疯了在花坛里就方便了;放学看到爸爸妈妈就欢呼着扑进他们怀里……
  面对这一群小小的孩子,我告诉自己:安全第一,千万不能让他们在学校受伤。
  九月,一年级所有的老师都绷着一根弦。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一个月的时间,生活作息、学习日常、课间活动……一切步入正轨。与此同时,老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熟络起来,人际交往成了新的矛盾多发点。
  一个下午,天气有点冷,很多孩子带了暖水壶。我并没有多注意,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用水杯喝水显然是容易、不会出差错的。可事实证明,我大意了。
  第一节课后,我正在办公室整理桌面,几个孩子在门口七嘴八舌地大喊,“小超的嘴巴被开水烫了!”“是小皓干的!”“他往小超嘴里倒开水!”各种语气的喊声同时响起,我脑袋一嗡,总之是出事了!跑到班级,两个孩子已经惊慌失措地站在班门口了。我拉过受伤的小超一检查,通红的嘴巴边满是密密麻麻的小水泡,触目惊心,他也没哭,只指着嘴巴说:“里面有些疼!”我心头一疼,赶紧带他去水龙头下冲凉水,一边通知两个孩子家长,一边向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小皓询问事情经过。
  小超是个不怎么说话、乖巧的男孩,个子高长得壮;小皓比较调皮,表现欲强,个头比小皓矮一大截。“是不是你往他嘴巴里倒的水?”面对平时调皮的孩子我没有充足的耐心。“是我倒的。”小皓皱着眉嘟囔一句,抬起头看着我,碰到我严厉的目光又急忙躲开,偏着头却放大了声音说,“是他自己要喝,我才给他的!”“那不对啊,小超自己喝怎么会烫得这么厉害?是不是在撒谎?”我心里认定是这个调皮的孩子的错。“没有!”小皓喊道,然后哭起来了。我又转去小超那里询问情况,“是我要喝的。”“你自己喝怎么会烫得这么厉害?”“不是我自己喝,是小皓喂我的。”小超冷静得多,没有很情绪化,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虽然表述不清晰,我总算是明白了整个经过。小皓买了一个新保温杯,奶奶给他灌满了水。到学校以后,他便高兴地展示给同学看,小超想喝一口水,他舍得水却不舍得杯子,于是端着杯子往小超的嘴里倒。两个孩子都不曾想到奶奶给他装的竟然是开水,于是出现了这次事件。
  事情经过铺在眼前,是非对错显而易见。两个孩子都没有错,错在大人。是啊,我竟然没有想到,个子小的小皓可能没有办法能做到“逼迫”又高又壮的小超喝开水!作为老师的我不该有刻板印象,认为淘气的孩子总是有错,没弄清楚情况就主观臆断;而小皓的奶奶没有意识到给孩子带开水来学校的危险,并且没有提前告知隐患。
  我诚恳地对小皓道了歉,孩子大度地说了没关系,还腼腆地笑起来。看着他的笑脸,我深感惭愧。家长到学校后,我跟他们说了情况,提醒小皓奶奶以后要注意的细节。
  事情圆满解决后,我细想了学生带杯子来学校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列出几条温馨提示发给每一位家长们。
  随后,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行为。
  很多孩子因为性格特点会被大人贴上标签,活泼好动的孩子被称为“捣蛋”,安静的孩子被称为“闷”,不善言辞的孩子被称为“嘴笨”,很多家长在孩子表现得不如意时,常会这样来为孩子解释,缓解尴尬,也给自己和孩子找个轻松下来的理由。其实,不如意的“意”究竟是谁的“意”呢?“意”只是家长喜欢的孩子的模样,而这个模样真的是对的吗?
  作为老师我也常会用一两个词语来说明自己对学生的印象,“文静懂事”、“活泼可爱”、“灵活聪明”等等,很多时候会要求学生举手发言,好像不发言就不是好学生了。
  其实性格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作为老师,在细节上公平公正才能赢得学生信任,要善于发现孩子性格的异彩,给他们一个放大镜放大优点,让他自己,让他的父母,让他的同学都发现。自信能让孩子们挺直腰杆,绽放最美的笑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