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白马尖文学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我和祖国共奋进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09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丁仕龙

  新中国成立70年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0年来,我经历了从蒙昧无知到明事明理到比较成熟的人生过程。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国家,不仅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她以一定的思想文化哺育着每个国民,因此我们亲切的称呼:“祖国,母亲”。70年来,我和祖国母亲共奋进,新中国这块沃土滋润着我健康成长,使我在的人生道路不断前行。
  新中国在隆隆礼炮声中诞生时,我虚龄10岁,当时我已记事。记得那时我在叶集河棚小学读3年级,学校是一个砖墙瓦顶的旧庙宇,菩萨早被“请”了出去,正殿上方贴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画像面容很慈祥,我们天天仿佛在这两位伟人的呵护下读书、游戏。后来,我转到叶集一小读高年级,叶集一小的前身叫明强小学,从这里走出了台静农、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4位文学青年,上个世纪20年代,他们又齐聚鲁迅先生麾下,成为“五四”后期重要文学社团——未名社的主力,这4名文学青年史称“未名四杰”。叶集一小校风好,课开得齐全,音乐老师用小提琴伴奏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词,这气势豪迈、激越向上的旋律,从此印在我心中。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全国上下开展捐献活动,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购买飞机大炮,我当时也捐了几分钱。有一次,语文老师要我们做作文,题目是:给志愿军叔叔写一封信。这篇文章我是比较用心写的,写得很有感情,得到老师表扬,老师要我抄得工工整整的,由学校寄给正在朝鲜战场作战的志愿军叔叔,不多久,我果真收到了志愿军叔叔的回信,他把自己在战壕里画的山水画寄给我,还勉励我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可惜当年这位志愿军叔叔那情真意切的信和宝贵的山水画因为年代久远而失落了,否则,真会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献为有关部门收藏,或者可以按照信上的信息找到这位志愿军叔叔,这是很遗憾的。但是,我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后来我让女儿上了军校,直到现在她还在部队服役;我也因为和志愿军叔叔通了几封信,写作水平相应得到提高,从此,写作成为我终生爱好,直到现在我还笔耕不辍。
  1956年我初中毕业考取了六安师范。六安师范的前身是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历史悠久。在六安师范读书3年期间,班主任印倩老师对我关怀无微不至,师范学校本来就是免伙食费的,印老师看我家境贫寒,生活困难,每个学期都要我写一份申请,由他签字再交学校审批,补助我5元到10元生活补助费,还两次补助我棉袄和棉裤,这棉袄和棉裤是黑色斜纹布面,花格布里,新棉花,由裁缝统一做成。印老师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我心中,我非常感动。回顾一生,自己一直对人有善意,一直是以感恩的心对待社会,见到弱者就会自发地产生怜悯之心,这可能与在六安师范所受到的良好教育有很大关系。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4年又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更多的知识分子投入其中。这期间我被选调到六安师专政史系进修,在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的最爱。马克思主义哲学让我初步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几十年的风雨人生,我所以能步履沉稳,前进不停滞,应当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六安师专位于淠河西岸,下龙爪对面,与六安城老街相望,师生们上城均需乘渡船,淠河丰水期还有许多帆船来往于上下游,课外活动和晚饭后散步于河畔,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很是惬意。近两年,当我在报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人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讲话时,我为自己当时所选专业而庆幸,也感激祖国给予我充实提高的机会。
  我终生从教,先后在金寨和六安两地工作,金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我在那里工作25年,我把青春献给了金寨这块红色土地,金寨老区人民养育了我,我在金寨县生儿育女,金寨是我第二故乡。无论是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年代,还是春风吹拂大地,山山岭岭生机盎然的岁月,祖国都是我心中永恒的灯塔。1973年,我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开启的1979年秋,我就从山区中学调到复办后的金寨师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师范学校又有教育工作的母机之称,我深知肩上担子有多重,这期间“使命担当”4个大字成天萦绕在我的心头,此时我的意志韧劲得到进一步淬炼,精神境界在工作实践中得到升华。
  “丹桂吐蕊半遮脸,我噙着泪花挥手惜别大别山,怀揣调令肩扛铺盖,踏进地委党校校园……传道授业解惑需充电,潜心攻读马列经典,扩大视野虔诚拜师,百计千方把我这桶水装满。”这是我写的《党校情思》中的两个小节。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声中,1984年秋我调到地委党校任教。党校,是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理论干部和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是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校工作的16年里,改革开放逐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生活逐步到达小康,这些都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禾苗一样对我的思想与教学起着积极的影响。在党校16年里,我从事过教学,搞过管理,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我注重理论修养,注重师德师风,注重联系实际,理论功底进一步夯实,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新世纪到来之际,在我为自己的职场生涯划上圆满句号的时候,“党校姓党“已深深融入我的灵魂。
  光荣退休,温馨拥抱。然而,我更崇尚退休不退志,奉献正当时。我退休近20年了,先在京城两所民办大学教政治课,任副院长,后回故乡参与一定的社会工作,特别是在担任市关工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员和参与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红色六安》宣讲团赴各县区和部分高校宣讲过程中,我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定要把红色基因渗入血液,浸入心扉,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指示精神,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做到内容充实,形式完美,音韵和美,声情并茂,因而感动了场场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近20年来,我仍能充分地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幸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我——一个极其平凡的教师,所以能够为社会做点贡献,所以一生乐此不疲,乐而忘忧,是祖国母亲的甘甜的乳汁滋补的结果,是祖国的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熏陶的结果,是祖国的繁荣昌盛的形势激励的结果。在新中国70周年到来之际,我祝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兴旺发达,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