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已完成65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皖西日报
作者:丁冉 齐盈娣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讯(丁冉 记者 齐盈娣)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2024-2026年)。行动实施以来,目前已累计完成65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治理面积达65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92.8%,农村水系面貌持续焕新。 统筹谋划,合力攻坚。成立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挥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定期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行专项调度。市县两级组建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及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统筹解决用地审批、资金调配、环境保障等重大事项。 查污溯源,精准施策。将“农村黑臭水体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作为调研课题,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详细调研。委托中国环科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提供全过程指导服务。利用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团队对项目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管。建立完善“问题预警—工程纠偏—常态监管”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治理措施落地见效。 深化协同管护,实现动态清零。建立“河长制+小微水体”一体化管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协同共管机制。针对“坑塘、河流、湖库”等不同水体类型,分类探索适宜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常态化抽查机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动态开展全域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纳入市级“1+1+N”问题清单,闭环推进整治。 注重项目引领,突出示范作用。整合环保、水利、涉农等各项资金及融资方式,稳步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项目落地。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提质增效、和美乡村建设等一批项目相继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农村水环境质量,革命老区、生态功能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六安样板”初步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