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时事·公告·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慢性心衰的科学用药与智慧生活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01日    来源:皖西日报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具体指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此种病症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会加重,严重时甚至影响到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幸运的是,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治疗手段,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衰退的状态,心脏不能有效地向全身供血,导致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不足。
  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现包括:
  一、呼吸急促:由于肺部血液回流不畅,造成肺部充血。
  二、水肿:由于肾脏血流不足,造成液体潴留,出现下肢、腹部甚至全身水肿。
  三、疲乏无力: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使得患者容易感到乏力。
  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体位变化,肺部充血加重,夜间休息时呼吸变得更加困难。
  慢性心力衰竭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有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以及全心衰竭。此疾病通常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
药物治疗帮助心脏“缓解压力”
  一、利尿剂:去水肿,减轻心脏负担。
  利尿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作用是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水肿症状,减轻肺部和四肢的充血,使得心脏不再承受过大的压力。
  常用利尿剂有呋塞米(速尿)和螺内酯(安体舒通),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和浮肿问题,但需定期检查电解质水平,防止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
  二、ACE抑制剂与ARB类药物:放松血管,减轻心脏负担。
  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培哚普利)和ARB类药物(如厄贝沙坦、缬沙坦)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负担,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减缓心衰进展。它们能够减少心脏重构,降低心力衰竭的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存率,长期使用ACE抑制剂或ARB药物,患者的心脏功能可以得到改善。
  三、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保护心脏。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通过减慢心跳,降低心脏的氧耗,帮助心脏更有效地工作,这类药物不仅可以改善心衰症状,还能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对于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是必要的。
  四、洋地黄类药物:增强心脏收缩力。
  洋地黄(如地高辛)是一种常用的心脏强化药物,通过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帮助心脏更有效地泵血,这类药物适用于部分患者,尤其是伴有心房颤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但洋地黄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血药浓度,以避免中毒。
保持健康生活减轻症状
  一、控制盐分摄入: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水分潴留,使得心脏负担加重,因此心力衰竭患者应该减少盐的摄入量。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2克以下,除了日常饮食中要减少盐的添加,还应避免食用含盐量高的加工食品、腌制品等。
  二、合理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至关重要,过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病情加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
  三、适量运动:虽然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会感到体力不支,但适量的运动仍然有益于健康,可以选择散步、游泳、瑜伽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的泵血能力,提高全身血液循环,同时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
  四、戒烟限酒: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压,增加心脏病的发生风险;而过度饮酒则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戒烟限酒。
  五、保持心理健康:慢性心力衰竭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身体不适,也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困扰。长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因此保持积极的心态、缓解心理压力同样重要,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心理疏导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焦虑。
  六、定期监测: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长期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监测心脏功能、血压、体重以及电解质水平等指标,确保治疗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但只要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依然可以过上质量较高的生活。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基础,而健康生活方式则是支持治疗的关键,保持良好心态、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戒烟限酒,都是治疗和管理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环节。
                     (安徽省宿松县人民医院 殷正亭)